武圣!

0196 龙虎学宫(4k)(2/3)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西江省。

  这里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大学宫之一的龙虎学宫,便坐镇于此,作为影响深远的龙虎天桩创始地,龙虎的前辈融会贯通,梳理自古以来杂乱无章的窍穴体系,创造出大夏第一功法。

  龙虎天桩,虽是基础功。

  但其重要性,比所有绝世神功加起来都高。

  旧时武道,过于晦朔不明,正是因为窍穴开辟顺序和体系愈发合理,武道家数量才能在近现代迎来井喷,故也因为龙虎天桩,龙虎学宫长期以来,都是学宫之首。

  龙虎学宫的本部,其实并不在龙虎山,而是在西江首府之地,主要也是为了庇护这里庞大的城市人口。但天才班和很多龙虎高层,都居于龙虎山,故而龙虎学宫,将首府本部称之为“外山”,龙虎山旧部则是“内山”。

  内山。

  风景秀丽的琵琶峰。

  云遮雾绕,山水相间。一大片建筑群屹立于此,作为旧时便主宰江湖的道门祖庭,千百年来,未曾变化。

  这是大名鼎鼎的龙虎天师府!

  演武场。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身形舞动,双臂飘飞,他手握一柄神光阵阵的长剑,如同仙人拨剑弄云,飘逸出尘。不知何时,一头翼展十丈的无形白鹤,亮翅于亭台楼阁间。

  下方,上百道身影跟随老道,或练剑,或练拳,或练桩,他们是龙虎天才班之人,正在借此体悟宗师神韵。

  类似于龙城武大,这里也有宗师公开课。

  当然,在道门,也称之为“真人演法”。

  旧时之宗师,便是道门“真人”。

  大宗师,乃是“真君”。

  武道天王诞生后,又称“天师”。

  而如今,道门的武道绝巅,被称为“大天师”。

  不过这些称号,只是一部分老古董这样叫。

  万世仙主张万法归一,官方都是通用称呼。

  人群之中,有一个年轻道士正在打拳,他似乎有所悟,目光澄清,福至心灵,忽然间,他低吟道:

  “练的身形似鹤形……刚刚我无意间看到的大梦幻境,那于青天之上起舞的仙鹤之影,好生奇妙。可惜,还是差许多,想要触碰那仙鹤,可能还需要一年半载。不过这《青天鹤鸣拳》圆满后,我的气血却是破7了。”

  道士正是陈渊。

  他当初拒绝龙城天才班邀请,为追求自己的道,报考龙虎学宫,从普通班一步步杀回了天才班。就在刚刚,更是突破了十段境界,拳理距离第三境,想必也不远矣。

  “陈道子,做的不错。”

  不知何时,那老宗师出现在陈渊身边。

  道门习惯将天才称之为“道子”。

  宗师目光烁烁,神采昂然。

  这陈渊,是他从普通班挖掘出来的真金。

  根骨虽只是中等,但悟性实乃绝佳,更重要的是,此子道心澄镜,心志毅力极佳,是他心目中的鹤形奇才。

  等此子晋升武道家,他有考虑收为真传的打算。宗师听闻,陈渊父亲早些年让此子修行虎形,实在是胡闹。若是早早的交给自己,不浪费时间,说不定已经武道家了。

  当然,现在说这些没啥用。大多数普通武道家,眼光总归有局限性,就想让后代传承自己的武学。

  陈渊行礼道:

  “晚辈见过鹤剑真人。”

  鹤剑真人,封号鹤剑子,本名张见古。

  往届的天榜78,是榜单上唯一的鹤形宗师。

  实际上,百形之中,能够入榜单的派系,无一不是象形排名前列的大派,绝大多数派系没资格入榜单。

  鹤剑真人道:

  “你如今开多少窍了?”

  陈渊道:

  “学生已开24窍。”

  “不错,开窍不少,天赋不错。”

  “学生在高三时便已经开18窍,大学这几年,每日勤修不辍,练桩时间很长,窍穴天赋不敢当。”

  鹤剑真人笑道:

  “道无穷尽,漫漫修远兮,再接再厉,争取明年底之前成为武道家……老夫看好你,我有一逝去的故友封号无人用,你到时候若是不嫌弃,可告诉于你使用。”

  陈渊连忙道:

  “感谢前辈!”

  赐予封号,可见宗师对自己的器重。

  他必须把握机会。

  讲法课后,忽有一道兴奋的声音传来:

  “30窍开,吾道启也!今日,我欧阳青便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