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我要上大学

第二百八十六章 友谊商店(4/5)

  “国良,知不知道哪里有好的茶具!”

  “这个不清楚,你问这干啥?”

  冯国良闻言有些疑惑,虽然他也喝茶,大都是直接往茶缸子里放茶叶,再倒入开水,这种成套的茶具,他不太感兴趣,也没注意过。

  “余教授爱喝茶,想送他一套,给钱不合适,你们觉得呢?”

  “这倒是!”

  “我记得余教授没这么讲究吧?他不是拿茶缸子喝吗?”

  “有茶缸也有茶壶,他办公室有个小茶桌,我见过。”

  “那这还真不知道。”

  “国良,潘家园那边咋样?”

  “那边有摆摊卖旧货的,但是你要茶具的话可能不太好,除非挑能到老物件儿!

  但是咱们又不懂!”

  杨兴武闻言顿时放弃了去潘家园的想法,现如今的潘家园那边还没开始形成有规模的旧货市场,现在顶多只能算是一个萌芽,得等到九十年代后才开始声名鹊起。

  虽然现在古董不值钱,关键是他不懂啊!就算是想淘古董,没有懂这个的他都不会淘。

  如今只有一个办法了,想到这里,杨兴武朝着众人说道:

  “走吧!去建国门。”

  “去哪干啥?”

  “去友谊商店,哪里古董多,保真!随便买。”

  “啊?你有外汇?”

  冯国良说着看向了杨兴武。

  “有!走吧!”

  杨兴武说着拍了拍书包,今天他除了给央美送尾款之外,也是想着给余教授送套茶具,当时送两万美金老师都有些生气,他是不敢再送钱了,想到老师爱喝茶,就想着送套茶具。

  “得嘞!哥们儿正好也去开开眼界。”

  冯国良闻言顿时大喜。

  “兴武,你哪来的外汇啊?”

  “是啊!”

  校尉胡同距离友谊商店不远,几人走出王府井就到了建国门内大街,再走个三公里就到了,距离太近,六人也没再坐公交,就当游玩一路聊天一路逛了过去。

  孙俊才听到众人的议论想起了零售外汇的事情,虽然猜测杨兴武有外汇,他并未声张。

  “广交会上零售的,你们需要的话可以找我兑换,按官方汇率走就行!”

  “够意思!”

  “爷们儿大气!”

  冯国良和张卫军很是开心。

  说话间六人走到了建国门和日坛路的路口处。

  “到了,咱们先去兑换外汇券吧!”

  杨兴武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四层小楼。

  眼前的友谊商店,商店高四层,建筑面积9000余平米,始建于1964,是我国第一家涉外商店。

  地处长安街沿线,坐落于繁华的建国门外大街,背后走几步就是日坛公园。

  在计划经济时代,钱不是万能的,外汇券是,在前两年之前友谊商店还只针对老外、华侨开放,拒绝国人入内。

  在全面改革的东风下,友谊商店慢慢放下身段,去年6月,友谊商店开始推出“夜市券”,晚上固定时段对国人凭票开放。

  “夜市券”跟粮票差不多大、油印的黄色纸片,和外汇券一样,一度成为“友谊”门口黄牛们争相倒买倒卖的对象。

  1980年9月,京城日报一篇《“只供外宾、华侨”的牌子该摘掉》,文中提到“对群众开放,外宾的安全能有保障吗?”

  这是友谊商店的主要理由,说来也是可笑,从六十年代到现在乃至以后的的四十年里,对于老外的跪舔从未结束。

  由此还催生了老外的代报警业务。

  “有点破啊!感觉没我们那边好。”

  “我觉得也是!”

  “这是第一家涉外商店,你们那些建的晚肯定比京城的好,走吧!兑换外汇券走。”

  杨兴武说着催促了一番,六人走进了一旁的国家银行。

  排队等待了一会儿,轮到了杨兴武。

  “你好办什么?”

  “换外汇券!”

  杨兴武说着拿出五百美元递了过去。

  工作人员接过美元看了一遍点点头。

  “同志,需要什么面值的外汇券?”

  “三张一百的,两张五十的,剩下的凑一百你自己看着办吧!”

  “好的!”

  工作人员听到杨兴武的诉求,点点头,不一会儿,工作人员拿出一沓外汇券,递给杨兴武。

  杨兴武接过外汇券,看着眼前的外汇券有些好奇。

  现阶段使用的外汇券都是80年4月发行的,一共有七种面

  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