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我要上大学

第二百八十二章 理科生的爱情(7K求订阅)(4/5)

信,放下报纸想了一会儿,他就接受了这个消息。

  毕竟有全国理科状元的头衔在,杨兴武做出如此成绩,自然不足为奇!

  在这个鼓吹少年天才的时代,杨兴武以17岁的年纪勇夺全国理科状元,要是他的年龄再小个两三岁,新闻取得的效果必然会比现在更大几分。

  想到这些,李付华想起了去年他去给杨兴武报喜时,他还问过杨兴武这个世界经济学是学什么的?

  当时听了杨兴武的解释后,他虽然不懂,也没有太放在心上,毕竟以杨兴武的成绩来说,只要京大不蠢,自然会给杨兴武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当时随行的张志英听到杨兴武报的专业时,对杨兴武看重不已,希望杨兴武可以在学习之余,多多请教一下京大的经济专家们该如何振兴一拖厂?

  他本以为再次听到杨兴武的消息得等到他毕业的时候,没想到这才一年半的时间,这位杨兴武同学就创汇蹚路成功,更是豪取百万美元。

  百万美元的创汇成绩,放在洛市和安市两个地区不显山不露水,要是放在豫东那些种地为主的城市里,绝对可以披红挂彩游街庆祝了。

  想到报纸上的采访,李付华不禁感慨起来。

  “好一个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这不就是最好的劝学案例吗?

  想到这些,李付华当即拿起电话打了出去,没多久省城各个报社悉数到齐!

  “李老师,您这边有什么安排?”

  “这是上周的青年报头版内容,你们先看看吧!”

  李付华说着把报纸递了过去。

  几位记者接过去看了起来,没多久众人纷纷激动不已。

  “李老师,这说的是去年的全国状元杨兴武同学吗?”

  “对!”

  “好啊!太好了,没想到杨同学这么厉害,不愧是咱们家乡走出去的人,就是厉害!”

  “是嘞!我去年采访过他,他那是候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生读书时!

  如今时隔一年半,他说出了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特别是他在京大学习期间,两次去了羊城参观调研,可谓是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杨同学真是天下学子楷模!”

  “是啊!报纸上说杨同学这一年来都在矜矜业业地学习,学习成绩更是稳居第一,充分说明了杨同学的厉害!”

  “是啊!杨同学太厉害了,我们还没咋出过省呢,这位杨同学家跑遍了南北方!”

  “谁让人家是大状元呢?这个你可嫉妒不来!”

  “是啊!”

  李付华听着一众记者的讨论,心里也乐开了花。

  “好了,都别争了,既然青年报报道了,你们再查查还有那些报纸报道,杨同学是咱们家乡人,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于情于理都得好好宣传宣传!”

  “李老师,你放心!”

  “是嘞!李老师,放心,俺们肯定给办的漂漂亮亮地。”

  “对,相信这报道出来之后,读书的孩子又能多少不少,对于孩子也有好处!”

  “行,那就麻烦几位同志了。”

  李付华闻言朝着众人感谢了一番。

  “李老师客气了。”

  “就是,李老师太客气了,等我们消息就好。”

  几位记者与李付华又客套了一番,这才离开。

  等到众人离开后,李付华坐在办公桌上,陷入了沉思。

  忽然李付华想到了什么,当即拿起电话播了出去。

  “喂!小张啊!我是李付华。”

  “李老师,你有什么吩咐?”

  张志英接起电话,听到李付华自报家门,顿时坐直了身体。

  “没事儿,就是想问问你,杨兴武的消息你知道吗?”

  “知道!四月份的时候,我和杨同学在羊城咱们的招待所见过,还一起吃过饭。

  李老师,我跟你说啊!这杨同学变化可真大啊!

  一年不见,个子长高了不少,人也白净了不少,当时要不是李总工带着他,我都不敢认……”

  李付华听着张志英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杨兴武的事情,很是感兴趣,一连听了十来分钟,李付华再次问道:

  “小张,你们在秋交会见了吗?”

  “啊?没有,李老师,你是有什么事儿吗?”

  张志英听到李付华的问题有些疑惑。

  “这样啊!那你先看看上周一,青年报的头版内容,我一会儿再打过来。”

  李付华说着挂断了电话。

  张志英听着电话里

  传来的忙音一头雾水,想到李付华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