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我要上大学

第二百七十一章 庆功宴(2/3)

,四处看了看,比起四十年后变化倒是不大,众人进门的地方是北海公园的东门,进入东门,走过桥就到了琼华岛。

  上了琼华岛右拐众人沿着路一直往前走,到了漪澜堂。

  “好了,同学们咱们到了,都进去吧!”

  杨兴武看着眼前的两个石狮子,左右两边门上的写着仿膳两个大黑字,走到门口能看到漪澜堂的招牌,往回一看还能看见一座白塔,视野倒是绝佳的位置。

  杨兴武看到这儿心里直呼卧槽。

  北海公园,他北漂的时候倒是逛了不少次,仿膳倒是没注意过,知道这个饭店,还是某位大厨探店的时候把它批的一无是处,从他嘴里听说了八十年代的仿膳正值巅峰,看来今天是有口福了,不知道今天有没有机会吃到满汉全席。

  杨兴武心里盘算着的时候,刘跃华和孙俊才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也有些发呆。

  “这地方可真奢侈,感觉比起北园酒家来大气多了。”

  “各地特色不一样,走吧!咱们进去!今儿咱们有口福了。”

  杨兴武说着踏进了仿膳的大门,孙俊才和刘跃华两人紧随其后。

  三人刚进入大门就听到一句喊声。

  “杨同学,咱们又见面了,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呐!”

  李卫国正在庭院里与几个老朋友聊天,一抬头就看到了刚进门的杨兴武三人,当即热情地招呼了起来。

  杨兴武听到这话,抬头看到李卫国有些无奈,都是来参加庆功宴的,怎么可能遇不见?好

  拙劣的借口,不过他也没拆穿。

  “李厂长好久不见!”

  “哈哈!杨同学、孙同学、刘同学你们好,这仿膳你们了解吗?要是方便的话我带三位转转。”

  “那就有劳李厂长了。”

  杨兴武听到这话,心里有些意动,也没客气。

  “杨同学客气了,这有啥劳烦的?举手之劳罢了。”

  李卫国听闻言摆了摆手,当即带着杨兴武三人在内部转了起来。

  李卫国带着杨兴武三人一遍逛一边介绍道:

  “这仿膳距今已有60年,当时是在清宫御膳房当差的赵仁斋和他儿子赵炳南,邀请原御膳房的厨工孙绍然、王玉山、赵承寿等人,在北海公园北岸开设茶社,取名“仿膳”,意为仿照御膳房的制作方法烹制菜点,经营的品种主要是清宫糕点小吃及风味菜肴。

  56年改为仿膳饭庄,这牌匾是老舍写的,三年后仿膳从北岸迁移到漪澜堂。

  这漪澜堂曾是乾隆皇帝赐宴文臣之处,今儿你们也是有口福了。

  仿膳饭庄由三个庭院组成。建筑面积2224平方米,共有大小餐厅15间,餐位500个。

  厅内装饰均以龙凤为主题,饰以大型彩绘宫灯、配以明常黄色的台布、餐巾、椅套,餐具采用标有“万寿无疆”字样的仿清宫瓷器或银器,陈设古朴典雅,宫廷特色浓郁。

  今儿仿膳不对外开放,全部用于接待咱们庆功用。”

  杨兴武听着这饭店的历史有些惊讶。

  “这还真是御厨开的啊?”

  “哎!对了,确实是御厨开的,不然那有资格叫仿膳?”

  “这下有口福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吃到满汉全席!”

  “整套的估计够呛!有不少倒是可以吃到!”

  李卫国听到这话想了想说道。

  “哎!李厂长,这个庆功宴是每次都有吗?还是?”

  杨兴武看着装饰一新的舞台,问出了心中疑惑。

  “自然不是,必然是创汇金额有所突破才会举办!”

  “原来如此!”

  杨兴武听到这话顿时松了一口气。

  李卫国带着杨兴武三人转了一圈,人到的也差不多了。

  “杨同学,时间差不多了,我先回位置了,杨同学得空了,可一定要来我们陶瓷厂来坐坐啊!”

  “一定!”

  杨兴武说着朝着李卫国拱了拱手,带着孙俊才和刘跃华回到了自己的学校的位置。

  漪澜堂院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放眼望去不少记者扛着摄像机拿着话筒等在台下。

  上午十点,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京城代表团的负责人先是汇报了一下这次秋交会的创汇成绩。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这次广交会咱们京城贸易团,取得了重大突破,创汇金额更是突破三亿美元,也创造了历史,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

  话音落下,台下掌声雷动,刘跃华和孙俊才听到这话,更是激动不已。

  “今天相聚在这里,是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