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第229章 谦虚谨慎?这还是我认识的陈晨吗?(1/3)

  周旭把自己的狐朋狗友都拉到了现场,主打一个广而告之。

  人一辈子能发刷几个大火箭?

  必须得当着哥儿们和潜在商业伙伴的面儿装个大的。

  陈晨也是真的给力。

  火箭成功送上天了一点波折都没有。

  而且他还邀请了好几位业内专家和穿着军装的大佬过来展台,直接把面子拉满了。

  刚才徐闯走进来的时候都有些恍惚,还以为这是国家项目的发射现场。

  找到陈晨这样的甲方,简直就是捡到宝了。

  技术上没话说,面子上也给足了。

  最关键的是。

  刚才进入发射程序之后,人陈晨脸上那叫一个风轻云淡。

  再怎么说这也是好几十个亿的大项目,陈晨嘴角都不带抖一下的,仿佛这样的成功他经历了无数次。

  这种逼味在场这些身价好几亿的人一辈子也学不明白。

  “诸位,这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我这辈子唯一一个后悔认识晚了的人。”

  陈晨虽然不是社恐,但也架不住五六个钻石王老二投来的目光,摆摆手:“徐总过誉了。”

  “过不了,这都没到呢,今天我是大开眼界了。”

  陈晨看了看手表,理智降温:“成功发射只是一小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边。”

  “有你在,稳的。”

  “不好说,因为空间飞行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大型项目,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任何一个环节出点错,都可能万劫不复,大家还是理性一些为好。”

  徐闯根本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还站在那傻了呢,等乐完了,又一个劲儿的向大家介绍陈晨,还说让大家聊聊投资的事情,运载火箭确实是个好项目。

  一旁的孙长兴本想上前祝贺一下子,发现根本找不到空档,也只能欣慰的投来目光。

  “江师,我说什么来着,你请一天假过来,绝对物有所值。”

  听到这话,江学力没有否认。

  他来自航科八院,算是运载火箭这块正经八百的大拿了。

  目前服役的某款主力液体运载火箭就有他的参与。

  卫筱提前联系过孙长兴,希望他能够出席,给发射仪式增添一些权威性。

  孙长兴当然一点犹豫都没有,而且还锦上添花,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江学力,要求帮忙撑个场面。

  江学力听说是类似站台的活儿,第一反应是拒绝。

  但后来听说是晨盾的项目,他转变了思想。

  最近几年,晨盾这俩字可没少在各大院所的视野里出现。

  先是几款性能卓著的无人机,又是成立防务综合体。

  到后来人的业务都延伸到了空间运载领域。

  他心说得来看看。

  不管火箭成不成功的,见识一下人才也是好的。

  “不得不说,这位陈总…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那你想象中是什么样?”孙长兴看一时半会陈晨也闲不了,找了个空座和老朋友坐了下来。

  “这个岁数,还是年少有为的企业家,我考虑多少应该有点傲,有点狂。”

  这倒不是刻板印象,江学力觉得这是应该的。

  岁数小,又是搞技术发家的,陈晨是最有资格狂起来的。

  人不轻狂枉少年。

  可江学力看到的,和自己想象的完全是两个极端。

  发射现场的陈晨简直就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

  发射成功之前一丝不苟,按部就班的指挥着现场工作。

  一看就是经过了大量项目累积出了一套成功方法论。

  而且他身上没有在编科研人员的那种官僚气,一切以实际效益为主。

  发射成功之后又是不骄不躁。

  不论谁来恭喜他。

  他张嘴闭嘴就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要知道。

  火箭成功点火,说明他们过去艰苦卓绝的工作成功了一半。

  就算后续有问题,进步也不能被否认。

  国家队发射成功的时候,大家也都鼓掌欢呼呢。

  可陈晨脸上一点笑意都没有,一面劝投资伙伴要理智,一面说工作还很复杂,完全没有被冲昏头脑。

  “行动力强,谦虚谨慎,满足了我对新一代科学家的所有幻想。”

  孙长兴反驳道:“不是我认识陈晨时间长,我差点就信了,这小子和谦虚谨慎一点边都不沾。”

  “孙主任你对陈总有偏见吧?你看看小伙,多儒雅啊。”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