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二十三章:那是陛下的马鞭啊(1/2)

  李承乾展现的这一手箭术看似离谱,实际上真的很离谱。

  能达到他现在这般程度的,在大唐军中也是万里挑一。

  古代武术并没有很玄乎的内力,主要吃的还是个人气力跟天赋。

  百分之一的天赋,干死了百分九十九的苦练。

  苦练能达到霸王举鼎的气力吗,能达到吕布辕门射戟的箭术吗。

  练死了都达不到。

  历史上的猛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天赋怪。

  包括李世民也是天赋怪的一员。

  李承乾从马上下来的时候,颇为念念不舍。

  交代文内侍好生去喂养白马。

  “殿下,这白马尚且还未有名字,还请殿下为其取名。”

  文忠是很懂得拍马屁的,不然也干不到内侍这个位置上来。

  “便叫踏风吧。”

  李承乾想起骑在马背上,那风驰之感,开口说道。

  马上的李承乾跟马下的李承乾相差很大。

  这也让李承乾对战马的注重提高起来。

  有一批好的战马,足以让他的战斗力翻倍。

  虽说身为太子,李承乾似乎不用亲自面临前线参与战斗,但谁不想自己的武艺更为高强呢。

  最主要的是,感受到包括陈云超在内,侍卫们的炙热目光。

  适当的展示武力,对于让将士们对自己更为死心塌地,是个不错的选择。

  若有数千精兵效死,还用担心什么魏王。

  得让他知道,什么叫枪杆子里出政权。

  “殿下真威风。”

  苏玉儿小脸微红,这是过于激动所致。

  当李承乾在马背上用长弓射出那三十箭时,震撼的场面,让苏玉儿顾不得太子妃的矜持跟着喝彩。

  作为李承乾的枕边人,似乎太子这样突然的提升,好像有些突然了。

  但她也不会去深思那么多,也不会去想太子换了个人。

  最早时候的李承乾,文武双全,温和有礼,后来性情大变,也跟换了个人似的。

  现在突然展现出这般武艺,好像也没可以奇怪的。

  李承乾也不担心。

  吕布辕门射戟时,别人知道吕布的箭术有这么强嘛。

  史上的猛人更加夸张,对比起来,他这都算不得什么了。

  李承乾一行人走后,留下来的一众侍卫,顿时轰的一下激情的讨论起来。

  “太子这箭术,也太强悍了吧,这要是两军对垒,岂不是想杀谁就杀谁。”

  “这可是骑射,四十步内这般精准,若敢临近太子四十步内。”

  “奇怪,太子从前也练过射法,并无这般厉害。”

  “有什么好稀奇的,我听寺庙道观里的和尚道士说过,什么一朝顿悟,醍醐灌顶啥的,说不定太子就是这样。”

  “我听说,太子被陛下抽了五马鞭,然后就醒悟了,你们说,是不是陛下的马鞭....”

  “原来是陛下的马鞭,难怪太子突然这般勇猛。”

  李世民在军队里,本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听到有人提起陛下的马鞭,顿时感觉太子的突飞猛进合理了。

  “若是我也被陛下马鞭抽一下,会不会....”

  -----

  内廷,太极宫,两仪殿内。

  李世民拿着长孙无忌递过来的奏疏,看完之后眉头紧皱。

  “太子就这般等不及了?今年朝堂的第三次大考,也就剩下十来日,连这十来日都不愿意等了吗。”

  “当初说要避嫌是他,现在走举荐破格提拔的也是他。”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李世民很生气,直接把奏疏丢到了案几上。

  大唐官员功绩评定,每年都要经历四次大考。

  分别在三月底,六月底,九月底,十二月底。

  考试的成绩核定,会影响到品第,升迁。

  往往大唐官员的人事调动,也基本是在这四次上。

  考试成绩以上上最高,下下最低。

  如果四次考试都是下下,是会被直接免职的。

  《百官志》中只提到,有下下考者,解任。

  当然,这里面其实水也很深,毕竟主要是人来评定,若关系通天,自然无所畏惧。

  李世民生气的点在于,如今已经是九月十七,半月不到的时间就是今年的第三次官员考核。

  在那个时候进行提拔,也更为顺理成章。

  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