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芳不投降:大哥别打了!

第九十八章 老夫头痛...痛死老夫了!(1/2)

  自从看到了自己竟然有如此高的道德之后,麋芳也忍不住更加注意起了自己的言行和穿着。

  之前的麋芳那是什么名贵穿什么,什么璀璨就往自己的身上加什么。

  成天把自己弄得和一只花蝴蝶一样,尽显华贵奢靡。

  毕竟做生意嘛,麋芳觉得得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本钱才行!

  但是现在看着高达“-99”的道德,麋芳就觉得既然上苍都觉得自己德行高尚,那么自己就一定不能辜负上苍。

  他得从外到内都当一个君子!

  因此他不但让人专门给自己将全部的礼记找了过来,准备让自己好好学习一番。

  更重要的是,他还专门请了几名手下的“才俊”专门教导自己礼仪规矩。

  只不过学了没两天他就完全没有兴趣了。

  一来是太过于枯燥无味,而且和他的性格太不合适了。

  二来也是这礼记太多了,足足上百竹简,看得他就非常的头痛。

  “这出门还得带着两车的竹简,这不是胡闹嘛。

  听说当年先皇孝灵皇帝曾将《论语》、《春秋》、《周易》等七部,刻四十六通石碑上,立在洛阳太学门外让人抄录。

  有聪明蛋儿用纸和墨去拓印...回头问问杨利他们,能不能将礼记刻下来找个轻便的东西拓下来...”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麋芳可以离开了!

  这段时间荀彧虽然极力拖延时间,但是麋芳差点让他名声尽毁。

  强大的压力虽然让荀彧越发的感觉着奏疏的问题很大,但是在曹操没有录尚书事的职权下。

  尚书台也无法一直压着刘协的旨意。

  最后没有办法他只能逐渐放出一些旨意,比如刘备早就应该得到的扬州牧。

  还有对于麋芳的赏赐以及给关羽,张飞两个人的升迁...

  至于交趾刺史部变成交州牧,让麋竺担任交州牧,以及给刘备持节督数州军事的命令,则是被他压了下来。

  以尚且需要探讨为由,说什么都不肯下达旨意。

  这样做,一来平息了城中的一些...讨论!

  二来也安抚了刘协和麋芳,让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总算是不至于让事情继续恶性发酵下去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失踪了好几日的仆从总算是快回来了。

  麋芳知道,自己这个时候该走了,再不走...那就真的走不了了!

  虽然荀彧也是个君子,但有时候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谁知道荀彧急了会干什么。

  所以麋芳将朝廷给他的赏赐全部在许昌变成了实打实的钱帛,留在了自己在许昌的“产业”之中。

  让这群人继续呼朋引伴,继续宣扬着自家主公...还有关羽,张飞以及诸如太史慈,简雍,孙乾等人的名声。

  着重就是他的兄长麋竺,一定要好好宣传他兄长的名声。

  因为麋竺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名声,商贾之家的身份也不太好说,所以麋芳专门找了几个会编故事的。

  在许昌开始大肆编排自家兄长的故事。

  比如当年麋竺救助了某个孤苦伶仃的女子,然后那个女子就被麋竺的气度迷的神魂颠倒非要委身于他。

  但是麋竺坐怀不乱,最后女子化光而去,临行之前告诉了麋竺自己的身份。

  此女乃是火神使者,专门来烧毁他的宅院,今日被他所感化。

  因此提前告知,让他将财货仆从全部带走,以免遭到损失。

  之后麋竺立刻回家转移家财,午时前后果然家中失火,火势极大但却没有遭到更大的损失...

  这种传言还有很多,而且还是半真半假,都是经过麋芳亲自认证过的,有据可查的东西。

  比如失火...当年的确麋家失火却没有太大的损失,不过那不是什么神女。

  那是因为麋芳把他哥的珍藏都偷偷变卖了,有人将这件事情全都告诉了麋竺。

  为了不挨揍,麋芳在他兄长回来之前,自己来了一手家中失火将证据焚烧一空。

  当然,至于为何转移家财和仆从...主要是因为麋芳还有点良心。

  但是现在这些事情都在一群才俊的改良之下,变成了麋竺感天动地,气度不凡的过往。

  着实是给麋竺好好提升了名望!

  至于其他人,麋芳也是害怕被关羽打死,干脆一起捎带了而已。

  做好了这一切之后,麋芳将张达留在了许昌看管这些人,带着舒燮还有朝廷的几道旨意赶紧找荀彧告辞。

  而荀彧对于麋芳的告辞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