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41章:三渡汝水(8/9)

与聂羌所部追兵。

  与其被敌军追击,提心吊胆。

  不如主动让敌军追击,特意控制敌军往哪里追击,这样更能充分掌握敌军的动向。

  “南下的话.”

  种轩脑子里,浮现出汝南郡的地形图。

  往南走确实是突围的办法。

  南方多山,遂平县再往南走,过了汝水再走一阵,就是确山。

  一旦能深入山林之中,蒲前部再多的兵马,也不好来围剿他们。

  而且还有一支援军没到。

  巴尼汉所部的兵马。

  他对巴尼汉有所耳闻,这位将军是交州的南越土著。

  在山林之中如履平地,尤其擅长山地作战。

  “但是.”

  种轩觉得,以全翼的智谋,肯定能算到这一筹,必然提前有所防备,不会让他们那么顺利的进入山林。

  “南下!”

  次日一早,刘恪就喊着口号,率军渡过了遂平县以南的汝水,如种轩所料一般,径直前往确山。

  可归义军遭到了阻拦。

  舞阳县和西平县之间没能打通,布下栅寨。

  反倒是全翼在各处要道布下了栅寨,直通确山的要道上,遍布东胡兵马。

  虽说并非精锐,也无大将驻守,但也足够拖延一时。

  一旦归义军在此陷入交战,必然被蒲前光或是聂羌率部赶上,前后夹击,进退不得。

  刘恪也只等再度调军,北走返回,再次渡过了汝水,直逼文城县。

  归义军二渡汝水,回师汝水以北,这完全出乎了聂羌的预料。

  他收到急报,带着大军支援遂平,听闻归义军南下后,又匆忙渡过汝水,料敌先机一般,追往确山。

  只要归义军多在确山附近停留一天,他就能追上。

  哪曾想归义军又走小道,再次渡回了汝水以北?

  大军渡水向来困难,但事已至此,聂羌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再度渡过汝水追击。

  同时让蒲前光增援,往文城县急进。

  如果真让归义军在文城县有所斩获,局势可能会发生些变化。

  因为文城县以北就是喳吖山,以南则是汝水,过了汝水就是马鞍山。

  这都是东胡兵马一时间难以拿下的地方。

  刘恪这边带着归义军抵达文城县城下,但没急着攻城。

  那全翼无愧于智谋不在刘宾之下,将文城县这个最薄弱的地方,提前布以了重兵。

  不用多想,无论是北方的喳吖山,还是南方的马鞍山,肯定都布置有栅寨拦截,归义军无论去哪儿都会被堵。

  稍有耽搁,就会被聂羌所部逼上。

  刘恪只在文城县下,让敬道荣挑衅一番,撒开驴蹄带着大军就跑。

  第三次渡过了汝水。

  他将汝南郡的地形,以及兵力布置都熟记在心。

  主打的就是一个秦王绕柱。

  我就绕你。

  绕不动了还可以提供一点点微末的助力,比如下马栽倒让人往前冲一波,或是临阵授勋再演说一波。

  总的来说,花活儿还是挺多的,渡汝水也简单,汝水不比长江,别说澡盆子了,人手一根浮木也能给你渡了。

  但终归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手段,光这么绕,也不是个事儿。

  因为等到三渡汝水之后,已经是离开西平县的第十天。

  归义军没有补给,随身干粮,已经不够了。

  现在虽然距离遂平县很近,但这时候想像之前一样,轻松攻破遂平县,已经很困难。

  而且天气也恶劣了起来。

  没人能想到,刚进入昭武五年,气温就急转直下。

  寒风凛冽,北风咆哮。

  大雪如银花般纷纷飘洒,弥漫着浓浓的寒意。

  天空中银灰色的云块汇聚成一片,仿若腾龙,时而翻滚,时而聚拢。

  而那些被归义军看做希望之地的层叠山脉,也被寒意笼罩,冰雪包裹。

  现在都不用栅寨阻拦,保暖措施不够,没人会深入山林。

  汝水一些水流缓慢,流域面积小的地方,已经被寒冰覆盖,

  想要再通过渡汝水,和东胡追兵拉扯,也不现实。

  大地一片死寂,草木凋零。

  好些个归义军将士,看着这萧瑟的天地,只觉得心有戚戚,生命的痕迹,似乎在这股凛冽的寒风中彻底消散。

  刘恪也不太喜欢这个天气,换做他,宁愿在严寒里围着火炉吃火锅。

  但人类的悲欢偶尔是能够共通的。

  他不喜欢,其他人也不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