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40章:都看到了啊,他想弑君!(3/8)

,士气必然大跌。

  这可谓是攻心之计啊!

  皇帝能稳稳守住西平县,靠的就是生生打出来的威望,以及对归义军这支孤军的不抛弃不放弃。

  蒲前光这一招,虽说按兵不动,可却是实实在在打在了七寸上。

  让一众君臣,都陷入了两难之地。

  甚至种轩隐隐约约能猜到这个可能,也因为忌惮,而不得不让侯万醒的援军,驻扎在城外。

  红果果的阳谋,你就是得认。

  臧礼也在一旁帮腔道:

  “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刘恪露出思索之色。

  吊宗都知道,让勤王兵马扎营城外,列阵御敌,城门紧锁,不让任何人进城。

  刘恪自然也知道。

  没把侯万醒抄家凌迟处死,家人流徙三千里,都得亏他姓侯不姓袁。

  想了想,他正要应允种轩出城安抚,忽然心中一阵鬼魅。

  情况不太一样,自己有挂的。

  于是乎话到了嘴边,也变了味儿:

  “防忠臣之心,却不可有啊!”

  臧礼听得一愣,这什么逻辑。

  那下一句,是不是害人之心不可无?

  多少有点不道德了。

  “种轩所言有理,朕也知晓诸位心中有所顾忌。”

  刘恪继续缓缓而道:

  “但事发突然,情况也不甚明了。”

  “而侯万醒也好,其余归义军将士也好,都曾是为了大汉抛头颅洒热血人。”

  “哪怕有人中途离开了,逃走了,或是为利所诱,暗自谋划着什么,都抹不去他们做过的事情,应有的功绩。”

  刘恪四下环顾一圈,顿了顿,沉声道:

  “你们说,是也不是?”

  一众军将面面相觑。

  这个真不是。

  张定国原本也有功,甚至功劳不小,还被南下的种轩,上表为将军,可后来.

  死的有点惨。

  还是都到东胡军营里了,给人生生逮回来,活剐了,别提多委屈。

  刘恪继续道:

  “朕知道,你们都怕再有张定国的事情。”

  “归义军沦落至此,就是因为张定国反复。”

  “可这事儿,难道要一直留在诸多将士心中吗?”

  “都是为了投汉南归,舍命起事的忠臣义士。”

  “朕决计不会因为这等小事,寒了人心!”

  “纵然是让他们在城外驻扎,朕也要亲自去安抚相迎!”

  种轩听得有几分动容,可听到皇帝要代替他,亲自出城安抚的时候,却还是想要劝谏一二。

  虽说皇帝亲去,效果肯定更好,但也更危险啊!

  刘恪却是瞪了一眼,直接将种轩的话给憋了回去,而后直接触发【演说家】天命,疯狂忽悠:

  “大敌当前,种卿难道还要与朕讲些利弊吗?”

  “如若连忠义之士,都不能信了去,朕单骑入汝南,又是为了什么?”

  “纵然城外是龙潭虎穴,是三千东胡大军,难道朕就不能杀出一条血路,全身而退吗?”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沉默下来。

  皇帝是带着五十骑,从五万人的大营,擒获叛将,全身而退的猛男。

  被五百骑追杀,还有泥驴渡河的圣天子。

  区区三千兵马

  从事实出发,好像,也没啥大问题。

  难道是他们操了多余的心?

  其实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如果这三千兵马,其实是东胡人伪装,或是暗地里投靠了东胡。

  他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跑路,才不会被皇帝赶尽杀绝呢?

  一驾驴车撵着三千人,也不是没可能。

  当年的宋王刘裕就干过这事儿,一个人追着几千人砍。

  而当今圣天子,虽说有些弑父杀兄的谣言,但向来是孝敬祖宗的。

  种轩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迎上了刘恪的目光,不再言语。

  他被打动了。

  皇帝的意思很明白。

  不会辜负任何一个汉臣。

  哪怕城外就有贰臣,就有反复之人,就有人在密谋着什么,他也甘愿上当。

  宁可被一万个小人欺瞒,也不愿放弃任何一个义士。

  士卒咽了咽口中的唾沫,眼中有几分湿润。

  已是感动得无以复加。

  他此刻完全明白,站在他们前方的,不仅仅是圣天子,是一国之君。

  更是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