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236章:爷投汉了!(万字大章)(2/8)

旁,摔倒在地。

  虽说只是摔倒而已,还是倒在比较宽阔的道旁。

  纵然后头还有人被推搡过来,倒在地上的士卒,也能及时站起身来,以免被踩踏。

  可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崩溃。

  就说不要攻城吧,好好的围城多好,何必去攻城?

  给人家留客桩当靶子打

  不对,是当成鱼钓!

  这时候,就可以看出,臧礼虽然能力不错,有些统兵之能。

  但在撤军方面,还是欠缺了一些火候。

  不仅没有在士气大跌的第一时间下令撤军,而且慌乱之中,也没有下达具体的撤军方式。

  而且那些溃逃的东胡人心里,竟是升起了一个奇怪的想法。

  要真是那常败将军李景绩带领他们就好了。

  反正同样是打不过吃败仗,李景绩起码能带着他们一起跑路啊!

  “愿降,愿降!!”

  投降声四起,最尾端的臧礼见此,索性也跟着一起投了。

  得,发挥苦肉的作用吧。

  如果后续归义军势头良好,蒲前光的四万多兵马无可奈何,甚至大败一场。

  那他就真投了。

  刘恪一个人就成功收降了数千东胡人,将守城战打到这般大胜,放到史书上,也不多见。

  只是东胡人投降,还需多加慎重对待。

  种轩自引一骑而来,悄声道:

  “陛下,如今我军身处于蒲前部腹地,和荆州的东胡人不同。”

  “这些东胡人是兵败溃散之下,被迫投降,并不一定真心臣服。”

  “若是再有反复,发动叛乱,西平县有危啊!”

  刘恪颔首,种轩说的不错。

  现在他们能面对近万的东胡人,做到固守,那么面对数万的蒲前光主力大军,说不定也有一战之力。

  而收编了这些东胡人,要是这些东胡人是真心投降倒好,若是突然反水,西平县容易被人从内部攻破。

  即便不反水,只是有内鬼暗探,将城中的布防情况,透露出去,他们也不好守城。

  刘恪点头道:

  “正如种卿所说,归义军不过是孤军一支,前景可忧,这些东胡将士,很难真心为你我效力。”

  “但若是能成功收编,这些人都是可战之兵,而且其中并非全是东胡人,还有着大量汉人。”

  “这些,都是可以信任的。”

  种轩的想法确实没错。

  但对于一支敌境中的孤军来说,用降兵补员,弥补兵力不足,也是很正常的做法。

  种轩也清楚,思索一二,还是劝说道:

  “陛下,末将不是说信不过他们,只是其中泥沙俱下,真心之人,二心之人,难以辨别。”

  “蒲前光纵然率大军来此,可如今又有陛下坐镇,轻松迫降东胡先锋兵马,断然不会轻易攻城。”

  “为今之计,只能固守西平县,等待援军。”

  “此时收降这些东胡士卒,无外乎徒增变数,还请陛下三思。”

  刘恪斟酌一番,种轩就是怕东胡降卒反复无常,从而引发内乱。

  但他是喜欢二五仔的。

  毕竟二五仔能激活吕奉父,这个乱军之中开无双的猛男,贼好使。

  而且他其实也有分辨二五仔的办法。

  只是之前收编的大批东胡士卒,例如魏成宪所部、休屠弼所部,都是献城有功,带着功劳来的。

  不方便用。

  “将他们先投入大牢。”

  【牢狱之灾:你在大牢里就跟回家一样】

  不能高估这些东胡降卒的道德底线,说不定其中有些人,连家人都敢背叛。

  但这个天命带给刘恪的,自然而然的一种亲切感,只是附赠。

  重点在于,让他有了对“家人们”的了解。

  了解这些东胡降卒的性情之后,很容易就挑选出其中有可能反复的狗东西。

  即便有少许看漏了的,最多也只能传递消息,不可能率众叛乱。

  相较于剩下那些真心投降,能够补充战斗力的生力军,简直血赚。

  只是种轩的眉头依然紧皱,不解道:

  “西平县的大牢,装不下这么多人啊!”

  臧礼带来攻城的兵马,足有七八千人。

  算上战死的,溃逃的,剩下来投降的,也有三千人。

  西平县这种小县城的牢狱,满打满算,也就装个几百人。

  又不是交趾里头那座特意修筑,名为牢狱实则为屯兵之所的大牢。

  再怎么挤一挤,也装不下三千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