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80章:标题没了(2/6)

备亲自往吕宋走一趟,你就让他跟着朝廷的船吧。”

  “臣,谢恩!!”

  何坤忙不迭的回应着。

  他知道朝廷肯定也不会放过出海的巨利,所以想让何洪跟着历练一番。

  再不济,能跟水师打好关系,以后找机会去水师里当个闲职,和出海的各个世家、官员,多谢沟通交流,留个情分,也不错。

  没想到,皇帝竟然打算亲自出海经营?!

  他心中顿时有了千百个念头。

  这海上丝绸之路,只怕真不一般。

  哪怕盈利不足,只要皇帝亲自打开第一个站点,也足以开拓出朝廷日后的大方向。

  只要他在其中,多多加以投入,必然大有收获。

  刘恪则是陷入深思。

  没想到在这生态调查的档口,竟然是宗室跳了出来。

  倒也并非出乎意料。

  三番两次兴复汉室,以至于人们都觉得,刘氏真有天命在身。

  只要你姓刘,就能给人一种钦定的感觉。

  但这也是问题所在。

  宗室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尾大不掉。

  老朱家就是前车之鉴。

  一大堆不太干人事的宗室,给明末都整成养猪模式了。

  碗哥的第十个儿子朱檀,暴虐荒淫沉迷修仙,搞了九十九个小孩儿,割了牛子用来炼丹。

  老二朱樉也不当人,滥用私刑作恶多端,结果被三个老妇毒死了。

  后来的嘉靖皇帝,当真无愧是差点把朱棣给扔出太庙的孝子贤孙。

  身体力行的致敬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祖宗。

  不仅用宫女天葵修仙,还差点给宫女捂死了。

  巧了,这嘉靖皇帝,正好也是小宗继位。

  刘恪是想对宗室严加管束的。

  尤其是大汉这个背景之下。

  你是刘姓宗室,那就有可能继承大统。

  光武帝、昭烈帝,这都不是大宗。

  甚至刘恪老爹这一脉,也是小宗。

  十个宗室九个草包,还有一个想当皇帝。

  想来想去,刘恪觉得类似淮南王刘安之类的宗室,是最好的。

  能发明豆腐、豆浆,还乘热气球,对科学有一定探究精神。

  吃饱喝足,你可以去搞科研嘛!

  但刘安这玩意儿最后,选择了造反。

  立场就有问题。

  “何卿,我大汉宗室之中,当首推何人?”

  刘恪想找找有没有先例。

  毕竟他对大汉的了解只有东汉西汉,而这个位面近千年的大汉,他仅仅了解一半。

  何坤毫不犹豫道:

  “宋王。”

  这个位面的汉人,说起吴王,就会想到孙权,或是赐姓之后的刘权。

  毕竟是如同伊尹、霍光一样的人物,在昭烈帝离世之后,尽心尽力辅佐着孝怀皇帝。

  十万这人,干别的或许不太行。

  但守成、经营,平衡世家关系,还真有一手。

  可要是说起宋王.

  刘恪表示不知道啊。

  何坤见皇帝愣神,便多说了一句:

  “宋王刘裕,刘寄奴。”

  “刘裕啊”

  刘恪下意识念叨了一句。

  他身上还有刘裕的【樗蒲倾产】天命呢!

  没想到在这个位面,刘裕也曾有过一番活跃。

  在何坤的一番讲述之下,刘恪深入了解了这个位面刘裕的事迹。

  大抵上,就是一个扶大厦于将倾的猛男宗室。

  昭烈帝兴复汉室之后,汉室续了三百来年。

  因为连续三任皇帝暴毙,继承方面出了乱子。

  于是各地的藩王拥兵自重。

  这时候北方异族很强势,趁着大汉各地的藩王拥兵自重的时候,纷纷南下。

  然后刘裕横空出世。

  辅佐刚登基的少帝,一路北逐胡虏。

  把各路蛮夷都给打回到了老家。

  大汉这才又续了起来。

  至于刘裕的事迹,不太为人所知,也很正常。

  首先,就是刘裕的身份。

  虽说也能勉勉强强,算是汉室宗亲。

  但多少有点远,直接奔到了高皇帝的弟弟刘交一脉。

  以至于刘裕的出身,差了一点,而且文化低,不被读书人喜欢。

  而且是干翻了蛮夷的猛男。

  东胡八部南下之后,自然不想再看到有如刘裕一样的宗室,突然崛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