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64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6)

,已是深夜。

  此时乞颜思烈已经悠悠转醒,虽然还躺在踏上,但已经能够动弹了。

  “汗王.”

  乞颜宗元赶忙将今日做的安排,告知给乞颜思烈。

  乞颜思烈竟是露出一个很和蔼的笑容,道:

  “你做的很不错。”

  “本汗也能放心了。”

  只是他昏迷前的一个“粮”字,乞颜宗元竟然能领会其中深意,做到这一步。

  已经很不错了。

  一切还有转机!——

  刘恪在帐中,不断听着探马汇报的消息。

  大胜一场,但乞颜思烈只要还活着一天,东胡人仍旧留在高州一天,就不得松懈半分。

  而且局势其实也没有太顺。

  乞颜金瀚在康海郡城之下的四万兵马,还动都没动呢!

  徐闻县也在人家的掌控之下!

  “陛下,普六茹部已经撤走了!”

  刘恪颔首,普六茹部撤走在意料之中。

  虽说普六茹部大军来到高州之前,汇聚着大可汗的希望,甚至让汉军担忧不已。

  其他各个东胡部族,也是等着普六茹部率先发兵支援,自己再接着发兵。

  但这汇聚无数人目光的普六茹部,着实倒霉透顶。

  来了高州没几天,汗王直接死了。

  大营也被烧了,偏偏还正好碰见地震。

  真刀真枪都还没干上,就一通天灾人祸,哪还有半分战意?

  至于大可汗和乞颜部的败军?

  对不住了,纯路人,真不熟。

  刘恪问道:

  “普六茹部还剩多少兵马?”

  传令兵拱手道:

  “目测只有一万人左右。”

  “.”

  刘恪默然,甚至都有些心疼起好大儿。

  真惨啊。

  敌人面都没见着,五万大军就只剩了一万。

  乞颜部的十多万大军,都不一定有这个战损。

  果然杀伤力最强的不是人祸,而是天灾。

  “放他们走吧。”

  刘恪也不打算追击。

  汉军目前,多少有点顾不上普六茹部。

  既然普六茹部也没打算留在高州,和汉军为敌,保持默契,任由他们离开就行。

  至少只要普六茹阿摩还活着,他【弑兄杀弟】的天命,就能对其他各部汗王起效。

  一箭一个老头儿,或者直接在战场上锁头,当临时buff杀护卫用,都是很不错的。

  没过多久,又有探马匆匆来报。

  “陛下,营外聚集了好多流民,说朝廷大营要赈济他们,发放米粮!”

  刘恪:???

  又来?

  打交趾的时候,已经有一波流民了,现在又来?

  不过不得不说,确实有些难办。

  康海郡城的运粮路线,被乞颜金瀚给堵了。

  徐闻县也被乞颜银瀚占据。

  汉军军中确实缺粮。

  至于找郡县的豪族借粮,也不好使。

  现在和在交趾时不同,没办法打豪族分田地。

  在交趾,是因为交趾的官军不敢和大汉主力,打正面。

  这才能让刘恪毫无压力的打豪族分田地,而不受影响。

  可要在康海郡,面对仍然虎视眈眈的东胡人,以及乞颜金瀚所部的四万人,很难对豪族施压。

  甚至如果让豪族怨恨起来,直接带着家丁,给汉军使绊子,指不定还得翻车。

  “朕先出营看一看。”

  刘恪一时间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先去看看,流民到底困顿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岳少谦就在营门口,组织将士们,安抚流民。

  效果有一些,但不大。

  “看来是东胡人的手段,专门蛊惑着这群流民来大营就食。”

  刘恪皱起眉头,向岳少谦问着灾情。

  之前地崩的烈度一般般,主要是范围较大。

  恰好一些小型郡县,都没什么防备。

  那些粗制滥造的木制民房,根本挡不住,直接垮塌了。

  所幸都是木料,人倒是没什么伤亡。

  但遭了灾,没地儿住,只能来找朝廷求援。

  刘恪看了看灾民,其中还有些扎着辫发。

  各个衣衫褴褛,狼狈不堪。

  不过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全是汉人,大汉百姓。

  刘恪又望向远处。

  东胡人的大营已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