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54章:解锁成功(2/6)

 将敌军的精兵悍将,锁在我方阵内,不仅能防止逃跑,还能吸引敌军不断的派兵营救。

  我方则可继续利用门阵、锁阵之利,来不断杀伤擒获敌军将士。

  最终导致敌军的败亡。

  纵然敌军将领选择按兵不动,不贸然救援,也得寻找破阵的方法。

  不破阵,就只能干看着,要么就绕路。

  “李卿有大将之姿!”

  刘恪眉开眼笑地看着李景绩,手舞足蹈地赞叹着。

  他是真的被李景绩给点明白了。

  八门金锁,八门是明面上的阵法,金锁则是暗中的阵法。

  李景绩这次真是【精析】出了点东西来。

  历史上,许多名将都喜欢玩这一手。

  要么在战线上,开个口子,将敌方部分兵马,勾引出来,然后优势兵力合围。

  要么诈败逃跑,一旦敌方孤军追击,勾引到我方预设的伏击阵地,以优势兵力歼灭之。

  配合上他目前【百战百败】的情况,败的更稳妥了。

  “那李卿,可有破解八门金锁阵的办法?”

  刘恪继续追问,李景绩一夕悟阵,将门阵锁阵给揣摩明白了,应该能给点破阵思路了吧?

  李景绩思索一二,断言道:

  “末将以为,八门金锁阵的缺点,就在外围。”

  “我军兵马更多,可以不入阵,末将领军在外围进攻,一刀一枪的正常消耗,如此必然能破阵!”

  见李景绩说的信誓旦旦,刘恪当即就心虚了。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问题,可仔细一想,阵法要真能用这种老实人的办法来破,那统率93的狄邯,也不至于想不到。

  而且刘恪也一眼发现了问题所在。

  刚才门阵、锁阵说的那么好。

  万一汉军在外围消耗的时候,人家东胡士卒冷不丁的开个门,汉军冲进去的将士,岂不是就全没了?

  果然还是那个李景绩。

  该败的,不会少。

  还是得靠自己来!

  刘恪心中已有办法,破解八门金锁阵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八个门阵,而在于锁阵。

  开了锁,门合不上,区区一万东胡士卒,汉军能轻松压制。

  而开锁,就是【锁匠国王】的专长。

  现在虽然没什么头绪,但只要锁到手了,必然有破解的办法。

  “李卿,伱先下去找耿三吉,依照八门金锁大阵的排兵布阵,造出一把锁来。”

  “.”

  李景绩登时就蒙了,这也能造出来??

  耿三吉就是那个打造了交趾王宫人工水景、古琴烤串的墨家传人。

  包括狄邯的面具,也是他顺手造的。

  造个八门金“锁”来,并不难。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大营外又有东胡人在叫阵。

  那乞颜铜瀚,认准了汉军破不了他的八门金锁阵,因而有恃无恐。

  刘恪索性带着将士们出营列阵,也不靠近,就那么站着对峙。

  “狄将军,可曾看得明白?”

  狄邯戴着面具,仅漏出来的半张脸上,写满了完全不明白。

  众将同样严阵以待,有几分紧张。

  李景绩也是如此,虽然看明白了八门金锁阵,但他提出来的破阵之法,被皇帝毙掉了。

  刘恪拿出一物,置于掌中。

  众将定眼一看,一脸疑惑。

  方方正正,像个方盘。

  上面还刻有生、死、休、伤、惊、开、景、杜八门,相当精致,好像还可以滑动。

  但比较厚,而且前端置有锁环。

  底部则有一处锁孔。

  这踏马是一把锁?

  “它没有钥匙,但它确实是一把锁。”

  见着众将疑惑,头发凌乱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耿三吉,特来解惑。

  大汉的锁一般是簧片锁,内置两块以上的板状铜板。

  根据簧片的装置和键孔的形状,来配置钥匙。

  而这个八门金锁,则是耿三吉根据八门金锁的分布,制作出来的滑销锁。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开。

  但的确打开了思路。

  耿三吉不由得感动的看了皇帝一眼。

  陛下懂我!

  这才是与他能力相符合的天工造物,而不是那个平平无奇的破面具!

  “雷兰。”

  东胡人连连叫阵,众将还在疑惑不解,刘恪却开始点将。

  “末将在!”

  “你率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