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

第143章:社会我鸡哥,进大牢就跟回家一样(2/5)

带着一脸玩味的笑容:

  “高州、荆南都设有内应?”

  “看来你倒是个颇有野心的人。”

  “若是没有朕,只怕也会等大汉亡国,东胡内乱之后,往东发兵,甚至打着我大汉邦国的名头,开疆拓土吧?”

  刘恪顿了顿,不再揭人老底:

  “这么说,你是想保住王位,保住交趾?”

  士亥不苟言笑,点了点头,叹息一声,认真道:

  “只是为求自保罢了。”

  “高州、荆南,都是最容易威胁到交趾的。”

  “毕竟是祖宗基业,本王也不想假手于人,负了祖宗。”

  “陛下可尽取交趾国库所存,至于那些俘虏兵马,也可随陛下一同抗击东胡。”

  “若是有需要,本王也可帮忙劝降。”

  士亥觉得,汉帝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短期来看,交趾相当于白打了,并未开疆拓土。

  但国库可以随意取用,俘虏的士卒,也能重新编制为汉军。

  除了交趾国仍旧存在之外,并没有太大区别。

  而且还能大大节省了治理交趾的时间。

  不用多做耽搁,现在把国库取光,就能原地掉头上船,直接回师琼州,抵御东胡大可汗。

  几乎没什么损失,毕竟就算将交趾纳为大汉的州郡,也得长期治理之后,才能看见收益。

  可大汉短期都不一定能撑过去,迎头大敌,是亲征的东胡大可汗。

  而要是大汉能撑过这一波,从长期来看,就更有赚头了。

  相当于是用交趾三郡,换得了高州、荆南,直接翻了倍。

  不过刘恪没有贸然做决定。

  按照士亥所说,现在的形势很危急。

  而如果有了高州、荆南的内应,稍加操作,确实有可能让东胡大可汗顾此失彼。

  只要拖住这老东西一阵子,等着他老死、病死。

  这次危机,也就轻松解决了。

  刘恪估计,半年就差不多。

  老东西待在长安静养,能活个一两年。

  一路舟车劳顿亲自率军,肯定会折寿。

  这么一看,为了之后的攻城略地,那所谓的内应,就更有价值了。

  不过虽然这士亥,看起来诚意满满,通过几个演技的天命,刘恪以专业的眼光,也没看出什么破绽。

  但他也不能确定,士亥是否说的是真话,毕竟这家伙也挺会演的。

  能骗着智谋不俗的高让,再通过高让骗过东胡人,甚至骗着整个交趾全国上下足足五年。

  这么看,未必不能骗他。

  如果士亥说的是假的,大汉不仅没把交趾收入版图,反受其乱。

  等着汉军在前线和东胡大可汗交战,他在交趾搞事情,怎么想怎么难办。

  刘恪突然感慨了一番,幸好在长山特意留了三千人驻守。

  不然就以这士亥的能耐,多半会派人抢占,据为己有,到时候头疼的就是汉军了。

  又是一番深入思索,只是刘恪仍然没急着做决定。

  “容朕三思。”

  士亥颔首,他也没觉得汉帝会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只是稍加催促道:

  “事关重大,这是自然。”

  “只是还望陛下早做决断,汉军早回师一日,也能早一日对付东胡大可汗。”

  士亥一招手,吩咐道:

  “在陛下做出决定之前,好生照顾。”

  相当于软禁了,不让汉帝和汉军见面。

  会造成什么后果,士亥也无所谓。

  他也干脆,啥都不怕。

  就是汉帝仗着武力,与侍卫们一同杀出去,也无妨。

  杀是肯定能杀出去的,就交趾郡中的五千郡兵,和他自己的三千心腹,根本挡不住。

  但是杀出去之后,留给汉帝的交趾,却是个烂摊子。

  纵然能匆匆收拾一番,在十五日之内赶回琼州,也浪费了时间。

  后续交趾国中,还有可能不稳定,发生什么事,都不奇怪。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双方握手言和,结盟一致对抗东胡最好。

  而且能善待交趾国君,对汉帝掌握哪些南越土著、交趾国兵马,也大有好处。

  刘恪望了典褚一眼,让他先别乱动。

  随后问了句:

  “朕派出的使节呢?”

  “大牢里。”

  士亥淡然的脸上,难得露出了几分厌恶之色:

  “那家伙话太多,自视甚高,让人生厌,待在牢里就安静许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