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辅佐刘备开始匡扶汉室

第15章 徐州的水太深,很难把握(求追读!)(1/2)

  马车驱至大堂。

  陈到侍奉李翊下车,两人一同走进堂内。

  果如陈到之前所言,今日来了许多人。

  文有孙乾、简雍、陈群等辈,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田豫等。

  老刘的核心创业人员基本已经到齐。

  刘备面色肃穆,眉头紧皱。

  见着李翊到了,稍有舒缓,轻声道:

  “先生来了,请入座吧。”

  李翊谢过,撩衣入座。

  咳咳……

  眼下人已经到齐,刘备清了清嗓子:

  “眼下曹兵已退,陶使君托我屯小沛,以防备曹操再次来犯。”

  “然而昨夜备收到了徐州那边的消息,言说……”

  语气微微一顿,刘备的表情变得异常严肃。

  众人皆不解其意,面面相觑、

  张飞性子急躁,忙问:

  “兄长,徐州那边怎么了?”

  “你快说啊。”

  刘备叹了口气:

  “言说陶使君病重,想是快不行了……”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都在想怎么这么突然?

  眼看曹操退去,徐州终于无虞,这老头身子却熬不住了,不免令人唏嘘。

  可另一方面,陶谦病危却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这老头今年都已经63了,这在古代已属长寿。

  又经历了曹操二伐徐州的双重打击,身子熬不住是很正常的。

  刘备特意停顿了一下,让大家好生消化这个消息。

  俄顷,又接着说道:

  “陶使君病重,着人请我去徐州一趟,我想陶使君此举或别有用意。”

  言外之意,自然是说陶谦可能要让徐州给他刘备了。

  这可不是他刘备臭美,而是早有预兆。

  刘备自入徐州以来,陶谦又是给他丹阳兵,又是表他为豫州牧。

  而在陶谦病重时,更是对身边人直言说:“非刘备不能安定此州也”。

  陶谦认定只有刘备才能安定徐州。

  一切的举动,怎么看都是要选择刘备作为继承人了。

  尤其刘备现在刚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军。

  即便是丹阳派此刻也不得不闭嘴,似乎刘备继承徐州已经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在继承徐州前,还有一个巨大的阻挠。

  这个阻挠不是旁人,而是刘备自己。

  刘备对继承徐州是心存疑虑的。

  虽然总有人说刘备“三让徐州”是假仁假义的体现,他拿了徐州是怕破坏他自己的仁义名声。

  其实这个逻辑但凡认真思考一下都知道是错的。

  因为华夏大地自古以来便推崇的是“天下归有德者天下”,只要你德行够了,是可以继承徐州的。

  估计历史上的刘备压根儿就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人家谥号是“昭烈”,又是游侠,性格是相当洒脱豪迈的。

  怎么可能继承个徐州婆婆妈妈,矫情做作。

  只能说确实如鲁迅先生所言,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老罗为了塑造刘备的忠厚长者形象,给他编了个“三让徐州”的故事出来。

  可事实上,刘备只是犹豫了一下,便直接接受了徐州。

  根本没有演义里那么矫情。

  也许有人要说了,刘备这是干脆连演都不演了,他早就觊觎徐州了是吧。

  这还真不是,因为刘备对要不要徐州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挣扎的。

  要不然,也不至于召来文武大臣商议此事。

  另一方面,

  陶谦是有儿子的,偌大的徐州不给自己儿子,反而给刘备一个北地外来户。

  难道真是因为陶谦是个忠厚长者吗?

  从陶谦唆使阙宣攻击曹操,之后攻杀曹嵩的行为来看,这老头实在和老实沾不上边。

  所以只有一个原因了。

  那就是徐州是个炸药桶,陶谦纯没安好心,不想让自己儿子卷进来。

  干脆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刘备,谁让刘备“老实”呢,老实人就该被人拿枪指着。

  徐州富庶,盐铁发达。

  表面看上去确实是一块立雄之地。

  可刘备现在要接手的徐州,真的还是那个户口百万的徐州吗?

  曹操二伐徐州,泗水为之不流,徐州的生产力遭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