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33章 销量暴死后,能拯救《群像》的只有......(2/3)

到佐田编辑的工位办公桌上了。

  佐田编辑白了他一眼,低声道:“你忘记我的外号了?这怎么可能听错?准确说是首发日销量约2万4千册,第二天就掉到1万1千册了,听说今天乐观估计,总销量也超不过1万册。”

  “嘶——难怪村松主编今天请假了!这看来是真出大事了啊。”山下编辑又开始推测起村松友视的请假理由。

  见难得脚踩一次高跟鞋的斋藤玲奈拎包走来,两人的说话声立即小了。

  他们害怕打扰到斋藤玲奈。

  毕竟这几天各种报纸都在有意无意攻击着刚小火了一把的北川秀。

  原以为《且听风吟》的成功会让讲谈社又多出一个“大岛光”来,但看样子内外都有人不希望发生这种事,竟然明目张胆给北川秀使绊子。

  先是原定的连载企划被取消,然后是出版企划重要程度莫名提高了一个等级,接着是各种文学评论家的唱衰和质疑。

  今天最新的《读卖新闻》日刊上,石原慎太郎成为第一个实名批评北川秀的“文豪”。

  身为北川秀的责任编辑,斋藤玲奈一定焦头烂额了。

  “说起来,你买了上一期的《群像》没?”佐田编辑见斋藤玲奈走远了,这才又小声凑到山下编辑身边。

  山下编辑愣了下:“我买它干嘛?公司不是每一期都会送一本给员工吗?”

  “你不知道吗?”佐田编辑惊讶看他。

  山下编辑更加迷糊了:“知道什么?”

  “虽然上一期《群像》累计卖了99.6万册,但还是有很多人错过了它。我前几天去涩谷的书城夜市,发现上期的《群像》被炒到3000円一本了。”

  “疯了吗?850円能买到一本全新的,这种旧书的话,估计500円都没人要吧。你现在说价格还翻了好几倍?”山下编辑忍不住叫出了声。

  顿时又有几名编辑闻声加入到了讨论中。

  “这个是真的!大家都知道吧,公司发我的《群像》都会寄给我在足立区的岳父。他前天打电话和我妻子说,那本《群像》有人登门以3200円的价格收走了,问我还能不能从公司弄点存货。”

  “这究竟是为什么?”

  “笨啊你,忘了上期《群像》里有什么了吗?”佐田编辑说着忍不住看向那边安然工作的斋藤玲奈。

  一群凑在一起的编辑齐声说道:“《且听风吟》!”

  要是北川秀在这儿,一定会感慨这画面实在太“日剧”了,几乎每一部日本职场电视剧里都有类似的桥段。

  而身为电视剧主人公之一的斋藤玲奈,此时正在为《且听风吟》精装文库本的事发愁。

  《群像》上个月总销量99.6万册,再上个月是49.8万册,销量提升了差不多100%。

  现在新一期发售快三天了,按佐田编辑听到的数据,一共才卖出去4万多册,不出意外的话,这一期的总销量不会超过60万册。

  也就是说,没了北川秀,即便大岛光出马,也难以挽回《群像》销量逐月下跌的颓势。

  这听起来是好事,说明大岛光新作的质量堪忧,而且之前销量暴涨的核心原因就是《且听风吟》。

  但这也意味着《且听风吟》面世后带来的热度已经彻底退散。

  该死!

  要是能阻止安原副主编,让《1973年的弹子球》先连载,或者没压制《且听风吟》精装文库本的宣发,那热度就不会消退的这么厉害!

  现在持续下去,读者一定会对《群像》再度失望,连带着讲谈社看起来像圈钱而发售的《且听风吟》精装文库本,会不会也因此大受影响?

  斋藤玲奈还真不敢保证。

  她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脸蛋的浮肿更厉害了。

  还破天荒说了一句粗话。

  虽然是在心里面,但也表明她现在急得不行了。

  桌上还摆着那份《读卖新闻》日刊,石原慎太郎的那篇diss文章时间卡的恰到好处,今天过后,恐怕全日本都会知道芥川奖常驻评委对北川秀不满的事了吧。

  可别小看了石原慎太郎这种“上流文豪”的影响力。

  他的成名作《太阳的季节》已经累计销售快100万册,去年2月出版的精装文库本小说《老了才是人生》也卖出去近20万册。

  也就是说,他起码有十几二十万的死忠读者,那些人如同星星围绕月亮般,死死紧跟他的脚步,对他的话言听计从,毫不怀疑。

  污蔑和批评如涟漪般在纯文学界的水潭里缓缓散开,很快就可能化作惊涛骇浪,把小船上的北川秀和斋藤玲奈两人掀翻!

  “如果是北川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