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本当文豪

第89章 反战文学?呸,明明就是伪反战文学!(二合一)(3/4)

事,

  “其实早在1959年和1966年,厚生省便先后向靖国神社提供了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乙、丙级战犯的名单,要求靖国神社合祀这些战犯。”

  说到网上的热议,乘客们纷纷睁开惺忪的睡眼,好奇的听了起来。

  吃瓜群众们永远都喜欢赶热闹。

  这个中村特意用“战犯”这个词,让北川秀好感大增。

  “不料,当时神社宫司筑波藤磨明确拒绝了厚生省的要求。他认为甲级战犯是战争的责任者,坚决反对把他们弄进神社。

  早在1948年东条英机被处决时他就说,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这家伙就休想进入神社!

  1966年再次被问及此事时,筑波宫司依旧回复道‘如今,我的态度仍然没有变化!’”

  “真是一个固执的老头啊。”女主持感慨道。

  “气急败坏的右翼政党们想逼迫他就范,但因为当时神社已经是独立的宗教法人,政府无权干涉,所以他们始终无法说服筑波宫司。

  1978年,筑波宫司去世,接替他的松平永芳是右翼分子,而就在那一年,战犯们纷纷被合祀入神社。

  政界首脑们也开始陆续以各种理由进行参拜。

  无论因何种理由,桥本龙太郎首相的这种行为,都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

  对了,娜娜酱有看纯文学吗?”

  中村把话题又转移到了上。

  乘客们的兴趣更浓郁了。

  比起政治,他们更想听文学相关的话题。

  北川秀和梦子也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偶尔会看一些,最近正在看北川老师写的《告白》呢。听说里的少年犯原型已经被判刑送往监狱了?

  北川老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啊!”

  “哈哈,这句话我也十分认同!不过今天我想说的不是北川老师的书,而是明天即将在《文学界》上连载的有马赖义老师的新书《缅甸的竖琴》。

  有马赖义老师是文坛公认的‘天下一品’,据说他今天通过私人网络账号发表了一篇长达2000余字的文稿,不仅提及了今天的参拜行为,还深刻讲述了那场战役和他的看法。

  以下是文稿节选内容.”

  中村开始声情并茂的朗诵起有马赖义的文稿。

  北川秀听的更认真了。

  不得不说,“天下一品”和此前阿猫阿狗般的大岛光、石原慎太郎等人完全不同,确实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实力。

  有马赖义的文稿没有避讳的谈及那场战争,其中一些血淋淋的字眼让梦子听的心惊胆寒,心情骤降。

  日本文坛在经历了几次颠覆和波折后,已经鲜有文人还敢面对右翼政府说出这些话来。

  念完文稿,中村兴奋的告诉娜娜酱,《缅甸的竖琴》将直面那场战争,用沉重的题材唤醒国民灵魂中的沉寂。

  他还认为,有马赖义身为一名右翼倾向的“天下一品”,文艺春秋还是出版界右翼分子的大本营,这样的背景下,他敢写这个,文艺春秋敢刊登这个,已经是文坛的一大进步!

  他很期待这部新作。

  但听着听着,北川秀就感觉有点不对味了。

  确实。

  有马赖义在文稿里反复提及那场战争,《缅甸的竖琴》听名字也是要直接写战争相关的东西。

  但如果有马赖义真是态度坚定,和北川秀一样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

  为什么他在文稿里不公开抨击桥本龙太郎的狗屎行为?

  北川秀就是直接开喷的,不和你玩虚的那套。

  通篇文稿看似声情并茂,但没有实质性的反驳,也没提及今天这场参拜的问题。

  反倒是对战争所带来的痛楚,苦难,他大书特书,主要聚焦在战争给国家造成的经济影响,以及对国民和后辈们的情感影响。

  这顿时让北川秀心里敲起了警钟。

  日本战后文学中涉及到战争题材的不少,但大都是试图通过个人体验描写,去表达个人的受害意识,并没有深刻反思战争的侵略性质。

  这类战争文学虽然有对军国主义和发动侵略战争的批判,但也存在着故意模糊战争的侵略性质,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推卸责任的思想意识。

  如野坂昭如写的《萤火虫之墓》,女作家三枝和子的《宇曾利山考》等。

  前者被改编成了知名的动漫电影,但很快就在韩国被禁播了。

  因为这些作品看似是在反思战争,反思侵略。

  但实际上,这类作品几乎不谈国家政策,只注重战争悲惨的效果,中的战争被害者永远是作为实际加害者的日本士兵和其亲属。

  这种看待战争的思维方式在战后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