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硬刚(3/5)
高宇顺看着赵净,目光闪动,心里计较着这个办法。
赵净是有私心的,高宇顺心里清楚的很。
但高宇顺并不在意,扳倒钱谦益,符合‘他们’所有人的想法。
只是,这个方法太过冒险,一不小心,就能将他搭进去。
“我再仔细想想。”高宇顺面露迟疑。
赵净没有再劝,坐回到他的位置上。
这个办法确实冒险,事不密则身亡,这里面有太多的血泪教训。
偏偏在这个时候的大明朝,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高宇顺想了一会儿,又道:“对了,逆案的事,你上上心,皇爷忍无可忍了。”
赵净道:“我在复核崔呈秀案,会尽快上呈陛下。”
“好,”
高宇顺明显的心事重重,道:“有什么事情,可随时派人去司礼监告知于我,如果不放心司礼监,就去尚衣监,那里都是我的干儿子。”
赵净立即道:“我明白。”
高宇顺没有再多说,起身快步离去。
赵净看着他的背影,暗自摇头。
崇祯对‘逆案’的重视程度,其实是高于其他事情的,本以为韩爌会力挺他,迅速审定逆案,公告天下。
不曾想,韩爌以‘抚定朝野,安定民心’为由,劝说崇祯大事化小。
这半点都不符合崇祯的想法,要是‘逆案’只是一件小事,他的英明神武在哪里?
朝廷的大人物不会不知道这一点,但清算逆案,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崇祯或许还没完全想透这一点。
赵净出了茶楼,进宫,入了六科廊。
坐到他的椅子上,看着堆满的奏本、公文,赵净有些头疼。
哪怕他年轻,这段时间的连续高强度工作,还是让他有种身心俱疲的感觉。
‘崇祯还真是了不起。’
想到那位勤政的少年皇帝,赵净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品质上,他远远不如。
“公子,”
赵常从外面进来,又抱着一大盘子奏本,道:“公子,这是刚送上来的,我已经分拣好,上面几道,是最重要的。”
赵净嗯了一声,伸手拿过最上面一道,是吏部的举荐奏本。
扫了一眼,是关于礼、兵、工三部尚书的,吏部举荐了何如宠为礼部尚书,王洽为兵部尚书,张凤翔为工部尚书。
赵净面露古怪,这就举荐礼部尚书了?温体仁还没走呢!
不对,这是试探!
赵净忽的双眼微眯,何如宠是在吏部会推名单之上的,为什么又要举荐他为礼部尚书?
这不是明摆着试探崇祯的态度吗!?
赵净心里转悠着,忽然拿起笔,在这道奏本上,写道:礼部堂官在座,何以再命?请吏部详细分说。
而后封齐,递给赵常,道:“驳回吏部。”
“好。”
赵常接过来,瞥了眼身后,上前低声道:“公子,还是没有主翁的相关奏本。”
赵净皱了皱眉,疑惑不解的自语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他老爹赵实言之凿凿说会调任户部,朝野风传多日,而且赵实更已经在户部有了值房,却一直没有半点真实消息。
赵净想不通,摆了摆手,道:“等老爹回府,我仔细问问。”
赵常应了一声,后退出去。
赵净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本,深吸一口气,拿过一道,一边看一边低语道:“这六科啥时候将人补齐啊……”
……
高宇顺要去采买,是以比赵净晚回宫,他转悠了一圈,晌午之后,才来到乾清宫的暖房。
曹化淳,王承恩分列两旁,都是躬身低头,不言不语。
崇祯伏案批阅奏本,眉宇间始终拧结,黑眼圈厚重。
高宇顺悄步进来,站到曹化淳边上。
崇祯批完一本,道:“宫外有什么消息?”
高宇顺低着头,道:“回皇爷,坊间议论颇多,都认为……温尚书是觊觎内阁之位,构陷钱侍郎。”
崇祯脸色难看,批阅奏本的速度不自觉的加快。
曹化淳,王承恩见状,悄悄低头不语。
他们同样知道这些事,温体仁不止在朝廷没有什么声望,在民间同样不多。相比于钱谦益的‘文宗’,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还有吗?”崇祯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
高宇顺顿了顿,道:“刑部,在加紧推进逆案审断,将一些案卷送到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