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

第68章 硬刚(1/5)

  赵净忙起来了。

  由于其他三科几乎空了,各种奏本,被分摊到另外三科。

  赵净的吏科本来就忙,现在更是脚不沾地。

  同样的,这几天,赵净的老爹赵实多日没有回府。

  崇祯元年,十二月初一。

  赵净一大早出来吃早饭,还是没见到老爹身影,问向赵金拥道:“七叔,爹忙什么呢?”

  赵金拥佝偻着腰,陪着笑道:“我去过几趟户部,说是户部忙着年底的汇算,主翁跟着毕尚书通宵达旦,每天都睡在值房内。”

  赵净一怔,道:“爹已经去户部了?”

  “是。”赵金拥道。

  赵净的动作与老爹一模一样,撕着馒头,若有所思。

  他在吏科没有看到老爹的举荐奏本,可老爹为什么就去户部了?真的有把握抢到户部侍郎这样的肥缺吗?

  六部之中,以礼部最为‘清贵’,向来是入阁的第一人选;吏部权力最大,掌握着天下官帽子,尤其是尚书,号称‘天官’、‘隐相’。

  而户部,则影响力最大,手握‘钱粮’二字,是官场中人趋之若鹜的肥沃之地。

  赵净越发觉得老爹的背后之人了不起,但盘算来盘算去,愣是找不到一点线索。

  想着‘盐引’的事,赵净看向赵金拥,顿了顿,又没说话。

  赵金拥面露疑惑,没有追问。

  赵净吃完,擦了擦嘴,赶着进宫。

  来到吏科房,四个小吏已经在忙碌了,闻着刚刚洒水的土尘味,赵净坐到椅子上,伸手拿过身前堆积的奏本、公文。

  上来的多,下来的也不少,上下都要小心谨慎,一点差错不能有。

  赵净看着下发下来的公文,下意识的眉头动了下。

  这是崇祯停止给蒙古部落‘抚赏’的旨意。

  赵净摇了摇头,大势所趋,非他所能阻,封好后,放到边上,与不远处的小吏道:“送去内阁制诰房吧。”

  “是。”一小吏上来,立即接过奏本出门。

  赵净拿过下一本,却是弹劾温体仁的。

  赵净看都没看,扔到一旁。

  下一本又是。

  赵净再看,发现连着四五本都是,除了六部九寺外,还有顺天府。

  “争斗范围扩大了吗?”

  赵净自语,要是这样的话,温体仁将进一步被孤立,面临的形势将急剧恶化。

  赵净不由得心中微沉,照这种趋势下去,即便崇祯再厌恶钱谦益,再想给他定罪,面对朝野如同潮水般的压力,怕是也做不了太多事情。

  这时,赵常从外面进来,打着呵欠,一脸疲惫。

  赵净看到他,砸了砸嘴,他的日子倒是舒服。

  赵常强行镇定了一下,来到赵净身前低声道:“公子,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说明宫里对‘钱千秋舞弊案’还没做出决定,意味着崇祯不愿相信三法司的洗白。

  是一个好消息。

  赵净点点头,道:“你睡一会儿吧。”

  赵常嗯了一声,找个桌子,趴下来睡觉。

  赵净拿过茶杯,神情不动,心里是越发急迫。

  钱千秋一案,由三法司齐力洗白,崇祯即便不信也没有办法。

  那么就是说,崇祯没有足够的理由,对钱谦益做出严惩。

  ‘怎么能才能找到实证,将钱谦益一棍子打死?’

  赵净只是一个小小右给事中,左右不了三法司,更无力从其他地方找到证据。

  而对于‘钱谦益一案’,说不定哪一天就会结案。

  赵净面色沉浸,心里烦躁。

  余光一瞥,又看到了桌上另一堆——这是刑部送来的‘逆党崔呈秀’的卷宗。

  乔允升要他复核这一案——这里面,又藏着什么猫腻?

  赵净沉吟片刻,还是拿起来翻开。

  这一看就是到下值,等赵净停下来,抬头看向门外的时候,眉头紧锁。

  这崔呈秀是所谓的‘五虎之一’,做下的事情确实十分恶劣,大明律上的死罪,除了谋逆那几条,他几乎都占了。

  “可,乔允升为什么要我复核这一案?”

  如果没有问题,乔允升给他做什么?

  赵净看着还剩下的一大半,心里更加警惕。

  ……

  又过了几天,赵净更加忙碌,时不时被内阁要求通宵,甚至是被拉去内阁打下手。

  “爹还没回来吗?”

  赵净吃着早饭,问向边上的赵金拥道。

  赵金拥道:“昨夜回来过,拿了一些衣物又走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