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

第7章 少年皇帝(1/2)

  高宇顺握着手里的奏本,心里想了又想,余光瞥了眼赵净手里的地契,慢吞吞的道:“赵兄昔日对我有恩,不能救死不救。”

  赵净立即会意,将地契送过去,而后道:“多谢公公。”

  高宇顺不动声色的将地契,奏本揣入怀里,道:“不过,你还是准备一下吧,如果皇爷真的动了雷霆,我会提前告知你。”

  “晚辈明白。”赵净道。如果崇祯不能明辨是非,或者只是不干预,对赵家父子来说,一样是灭顶之灾!

  高宇顺没有多说,急匆匆的走了。

  他的皇爷不允许他们与外臣有任何交通,再三告诫过他们。

  赵净目送他的背影远走,脸角如铁,长长吐了口气,轻声自语道:“该做的都做了,我们父子是死是活,就看命了!”

  话音落下,赵净转身疾步离开,他还有事情要做。

  高宇顺回了皇宫,一番布置之后,来到了景阳宫。

  崇祯继位以后,一直对宫里不放心,没有住到乾清宫。

  即便继位不到一年,崇祯已经展现了勤政皇帝的品质,入夜依旧在书房里批阅奏本。

  高宇顺不动声色的替换了当值的王承恩,悄悄站到崇祯边上不远处。

  大红烛无声的燃烧,映照的书房一片明亮。

  十六岁的崇祯,面容还有些稚嫩,但眼神、脸角、神情无不坚毅,专心致志的伏案疾书。

  不知道过了多久,高宇顺见门缝有了一丝光亮,轻步上前,低声道:“皇爷,天要亮了。”

  崇祯抬头看了一眼,脸上有着浓浓的疲惫。

  他已经没日没夜处理公务十几天了,每天睡不到两个时辰,即便年轻,还是有些熬不住。

  不过,他只是看了眼,便继续埋头批阅。

  对面的曹化淳有些不忍了,也上前道:“皇爷,辰时李阁老还要觐见,是否召些膳食?”

  崇祯闻言,感觉肚中咕咕叫,头也不抬的道:“粥。”

  曹化淳应着,悄步向后退去。

  曹化淳一走,一个内侍端着一盘奏本,来到了侧门。

  高宇顺连忙走了过去,低声道:“哪来的?”

  内侍道:“通政司上来的。”

  高宇顺接过来,摆了摆手,那内侍低头退走。

  高宇顺端着盘子,犹豫再三,悄悄将赵净的奏本塞入其中,却并没有转身进去,反而向外走。

  “哪里来的?”他刚走出侧门,崇祯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

  高宇顺面色发紧,连忙转身进来,拘谨的道:“皇爷,是通政司来的。皇爷已经熬了十几个大夜,这些也不急,奴婢还是送去司礼监,皇爷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

  崇祯转头看了眼,神态越发疲倦,还是轻轻点头,道:“朕知道你们都孝顺,放下吧。”

  高宇顺将一盘奏本放到案头,又倒了杯浓茶,手托着站在崇祯边上。

  崇祯一本一本的批着,根本不停歇。

  高宇顺瞥了眼赵净那道奏本的位置,而后便目不斜视的立着。

  不多时,曹化淳端着一碗粥进来,道:“皇爷,这是皇后娘娘亲自熬的,请皇爷趁热吃。”

  崇祯对于身边的人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周皇后,面露一丝微笑,道:“知道了。”

  曹化淳见崇祯还不肯吃,无奈的只能立到一旁。

  很快,崇祯手里的批完了,便拿过粥,一边吃一边翻看新到的。

  通政司上来的奏本,无需立即批复,多数是谏言,是崇祯下旨征询的,关于国政的利弊得失。

  一本一本,崇祯看的很专注,即便粥早就凉透了也无所觉。

  高宇顺不自觉的微微低头,眼帘低垂。

  崇祯伸手拿过新的,打开后下意识的认真看去,不多久,神色就从若有所思变成了难看,继而阴沉,鼻息粗重。

  刚刚继位的少年皇帝,还没有多深的城府,情绪完全暴露在外。

  高宇顺大气不敢喘,整个人无声绷紧。

  崇祯转过头,看向曹化淳,道:“朕问你,现今的朝廷之中,还有人敢行贿受贿?”

  曹化淳迎着崇祯的目光,黑眼圈浓重,脸角瘦削,斜着头,颇有些幽厉。

  曹化淳不知道崇祯看到了什么,心里一突,躬着身,道:“皇爷,奴婢一直在内廷,并不知外廷情况。”

  “朝臣可有结党?”崇祯又道。

  曹化淳心中暗紧,道:“奴婢不知。”

  崇祯眉头皱起,道:“彻查魏逆,可有人借机铲除异己,培植私人,把持权力?”

  “奴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