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下城(1/2)
她睡得很沉,应该后半夜才睡着的。
毕竟深陷敌营,战战兢兢,精神高度紧绷,睡不着也不奇怪。
郭天子始终没有那么冷血,他看到的是一个政治工具,但心里劝说自己,政治工具也要活着才有用。
于是弯腰把她抱起来,放到里面的床上,又盖上自己的被子。
在郭天子的身材面前,怀里的人显得很娇小。
把她放在床上后,给她盖上被子,郭天子才走出大帐。
帐外侍卫立即行礼,随后按惯例打盆烧着的热水来。
郭天子洗了把脸,随后看着听着远处号角声中,黑沉沉的暮色没有完全散去,大营中已亮起点点灯火,远处漆黑的山脚下,时不时能见到错落的人影。
还有起来准备出门的百姓,经过这么多天的相处,河口镇的百姓已经没那么害怕周国来的士兵了。
伙头军正在造饭,吃过后就要开始换防了。
河边有五六人一队的骑兵点着灯笼正在沿河巡逻。
很快,东方即白,浅绿的湟水染成血红,血色刺破黎明的黑暗,风声轻呼,天空的启明星闪烁,眨着眼睛要落在那些群山之上。
一条血河格外妖艳,很快在晨光中金黄璀璨起来。
当太阳往前升起,天空变得明亮,群山阴影缓慢褪去时,西面大道上带着令旗的信使正疾驰而来,河口镇下方的土路,苦水上的桥梁,直奔大营山坡脚下而来。
“战报到了,放人上来。”郭天子立即道。
禁军士兵点头,下去带人上来。
信使气喘吁吁却满脸笑意,激动道:“官家,大大捷,前线大捷!这是战报。”
说着双手呈上。
郭天子接过,立即打开草草看起来,随后也喜笑颜开。
周围禁军士兵好奇看过来,郭天子也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大声对他们道:“宗哥城被拿下了!”
将士们都欢呼起来。
郭天子也很高兴,战报中说,为了隐蔽性,李滔和赵思民越过邈川城后很快到达宗哥城前。
不过他们没有立即发起进攻,而在城东一处山脚下商议好计划。
白天就由李滔率骑兵发起进攻,而赵思民率领的砲车工兵部队则继续在城东八里外的山谷中潜伏不露头。
李滔骑兵突然出现在城下后,城中敌人不敢出战,开始敲响警报,收缩人马立即退守城中,城头上已经准备好守城的器械。
敌人有准备是意料之中的,此时邈川城遭受攻击的消息他们应该早收到了。
之后李滔立即率军从城西和城南包围了宗哥城,并派人去北面山上伐木,做出准备制造攻城器械的样子。
随后赵思民率领的工兵部队一直等到晚上,缓缓靠近东面城墙。
李滔的骑兵部队也开始大规模调度,敲响锣鼓,不断向城头放箭,做出要连夜攻城的摸样,并派人叫骂挑战,吸引守军注意力和主力。
随后赵思民的砲车和床子弩则对着已经快坍塌的东段城墙发起轰击。
西面李滔部队弄出的动静吸引守军的注意力,以至于东段的动静没有太引起注意。
等守军发现东面也有大量部队,开始往东墙增援时为时已晚。
赵思民的部队只用半个时辰不到,摇摇欲坠的东段城墙就被轰塌,而且不是一般坍塌,而是开了一个长达十余步的巨大豁口。
轰隆隆如滚雷般的倒塌声让西面剑拔弩张的双方部队都不约而同停下,寂静无声,全抬头看向东面。
随后赵思民的立即率部发起冲锋,李滔也率领骑兵从城西驰援。
当晚周军就杀入城中与宗哥城守军展开巷战。
冷兵器时代的巷战不像后世,狭窄的战场宽度导致双方必须短兵相接,就演变成了狭路相逢勇者胜。
一开始外围进攻十分顺利,大量敌人投降,周军在外围就抓了七八百俘虏。
可最后有一百多人在宗哥城守将带领下退守城中高处的官署负隅顽抗。
官署在山坡最高处,是用石头砌起来的堡垒,进出只有两道门。
里面的守军负隅顽抗悍不畏死,而周军想要进攻必须从狭窄到只能两人并排的通道中攻进去。
周军一开始想用梯子从窗户进去,但敌人有长矛防守,很快被逼退了下来。
随后又找壮士披上两层铁甲,五层牛皮准备从狭窄正门攻进去,结果青唐人硬用房梁给顶了出来。
李滔到场后下令用火攻,泼了油又拆官署马厩的木头助火,结果天寒地冻加之那官署全是石头砌的,根本烧不起来。
李滔又下令找来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