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不容乐观(1/2)
李滔打马过来,兴奋道:“打上半个时辰,我们的马像风一样,他们就像蚂蚁,从来没打过这么爽快的战!”
他拍拍胯下躁动的的战马,脸上全是喜色。
“大帅,邈川城已经全围住了,不过他们据守城池,一时半会估计拿不下。”李滔指着远处河谷中遗世独立的孤城。
天上的乌云如要压到城头一般,北面巍峨高山如黑色巨墙,将孤独的黑色城池扼住,紧紧按在湟水之畔。
这与西北那些枯原沙漠中的夯土城不同,城墙外侧是用大量不规则石头堆成的,不过没有太多粘合剂。
坚固程度比不上中原那用砖石,糯米水粘合的城墙。
不过比起西北那些沙漠戈壁中纯夯土的城墙要坚固许多。
当天下午,后军的工匠,辎重部队两千余人也到达。
而邈川城守将坚守不出,准备和他们耗到底。
开战前官家就已经做了细致的情报收集,赵思民及皇城司间谍搜集到的消息综合来看,邈川城的守将是青唐吐蕃大将老将苏南泉雄。
他是跟随上一代青唐之主,击败夏国大军。
当时夏军出苦水河谷南下,随后转向西侧,渡过黄河沿湟水进军。
两军交于达川寨,当时固守桥头让夏军数万大军无法渡河不得寸进,最终粮草耗尽,士气低落而败走的领兵大将就是苏南泉雄。
对付这样的老将,狄至不敢有丝毫携带。
不一会儿,领后军的赵思民过来请示:“大帅,要不要架设砲车床子弩轰击城墙。”
狄至心里犹豫一下,“架砲车,趁天没黑,天黑立即把士兵调走。”
赵思民顿了一下,“大帅是担心夜袭?”
赵思民曾经是他同僚,他们一起参加过对夏战争,这种事一点就通。
狄至点头,为他解释:“守将苏南泉雄是老将,应对也十分得体,回城之后立即固守,大概知道我们远道而来补给困难,想将我们耗走。
他这样有经验的人很可能会安排夜袭,摧毁我们的攻城器械。”
“我明白了。”赵思民点头,立即打马回去安排。
狄至立即派人叫来赵涛,嘱咐了他几句,赵涛领命去安排了。
狄至表面没有表情,心里却紧张无比。
回想几年来的经历,那些苦难不堪,然后官家登基,突然如天降神明一般将他从绝望无奈中解救出来,如伯乐于千里马一般将他一路扶持提携,身居高位。
他其实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千里马,可官家年纪轻轻,却绝对是比伯乐还要厉害的人物。
想到过去的苦难屈辱,就算不是千里马,自己也必须展现出千里马的能力!
何况官家谋算周全,千里之外,一年之前就已经运筹帷幄,准备周到,如果他还不能取胜,那官家大概会对他十分失望吧.......
自出发以来,他基本没有睡过一次好觉,行军之中也在时常思考有没有疏漏,有没有落下的地方,就是为了不出一点差错。
.......
夜风,风声呜咽哭嚎,战马嘶鸣,大地在微微震动,狄至立即惊醒。
立即问帐外士兵:“什么时辰!”
士兵还没答应,远处突然闪烁耀眼的光亮,在黑暗中格外显眼。
狄至立即道:“备马!”
士兵备马,他顶着夜里的寒风翻身上马,冲到大营外,几个亲兵也连跟上来。
营地内外风声呜咽如恶鬼哭嚎,冷风打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几乎要把人吹走,营外喊杀声骤起,随后很快淹没在风声之中。
很快有人来报:“大帅,敌人袭营!”
周围亲兵和匆匆起来的将领有些慌了,神色焦急看向他,狄至不为所动。
他努力压抑内心的紧张,让自己平静思考。
众人就这么跟着他伫立在冷风中,都不觉寒冷。
夜色浓重,狂风怒吼,远处城外时常闪烁火光,时暗时亮,像一片浮动的萤火虫。
大约半个时辰后,终于有人急匆匆来报:“大帅,袭营敌人被击退了!”
狄至终于松口气,平静对身后众人道:“散了,一切如常。”
“诺!”众人拱手,但狄至看得清楚,他们眼神中的恐惧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惊讶,信服。
......
半夜,李滔气喘吁吁满脸是干涸的血迹来向他汇报,出城夜袭的敌人很警觉,而且目标明确,直冲着放砲车、床子弩等重型器械的的大营西南角而去。
而他们发现被埋伏之后立即就往后撤,李滔带伏兵杀出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