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道天子

172、皇权不下县(2/2)

,在城中还有大量粮食储备。

  川口城是青唐吐蕃在北面的大要塞,北路大军要面对的真正门户城,拿下它大军就算进入敌人的腹地了。

  二月底三月初,李告兴率五千人离开兰州,开始保护粮道。

  郭天子则在兰州没有急着走,好不容易有机会到地方,他也带着护卫深入了解了基层的情况。

  以监督筹措粮草为由在周围村镇逛逛。

  几天的走访,让他深刻明白什么叫“皇权不下县,乡绅管四方”。

  这并不是什么制度或者一拍脑门就能解决的,而是技术问题。

  像兰州这种地方,到首都往返都需要一两个月,信息传达十分不便,朝廷是不可能直接控制的。

  地方上管理暴力机器的是州县官员,但实际掌握税负的则是里长和乡书手。

  里长类似村长,权力却比后世村长大太多,由村镇里的大户担任,也只后这些大户才有资源人脉要么让百姓服气,要么威慑他们。

  乡书手一般由里长举荐的读书人,负责收缴、记录、计算赋税。

  朝廷要打仗,征发民夫也是中央下命令到州县,而州县则直接配额交给这些里长。

  每个村,每个镇出多少人,至于哪些人要去,哪些人符合要求,哪些人不适合,这些都由里长自己判断。

  这实际上给了里长很大的权利,他能觉得谁要去打仗,谁不用去,谁家要出多少粮,谁家不用出。

  在郭天子走访期间,就有不少百姓在听说他是天子后向他哭诉受到的不公对待,里长刻意安排他家里的儿子、丈夫去打仗等等。

  不过多数百姓也和里长绑定,也是地方的实际控制者。

  一天在黄河边上,一个大胆的牧民在知道他的身份后的谈论中直言不讳:“官家你要杀俺,也要派人从大梁传话,这波折几个月,到这说不定俺就得风声跑了。

  得罪里长乡正,他们要弄俺说不定当天就找人悄悄给我丢河里了。”

  郭天子听后没生气,跟着他哈哈大笑,不过笑过之后也明白,他话粗理不粗,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