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一百一十八章顺利招抚!(2/3)

,还请秦大人解惑:其一,金川河距离山谷二十余里,大人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河水引过来的呢?”

  “哈哈,很简单,你们躲进山谷之后,我带人勘察附近的山川地形之时,想出了以水代兵、围困山谷之计,可是原来的旧河道已经变成了农田,位置又太过明显了,不好进行疏通,于是我在北边的树林边扎营,而后带人在树林中挖掘了一条引水渠……那里树木众多、遮挡视线,你们待在山上,自然发现不了了。”

  计策已成,也就无需隐瞒了,于是乎,秦锋将自己如何勘察地形、如何请周围的百姓们帮忙、如何挖渠引水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

  另一边,张存孟听的目瞪口呆,而后暗骂自己真是太蠢了,只知道山谷内可以驻扎休息,却忽略了周围的山川地形,没有防备‘引水围谷’这一招,结果变成了笼中鸟、瓮中鳖!

  “还有一件事,同样是百思不得其解,前晚上,张某站在山顶上,亲眼看到山谷周围有大量的兵马调动,人数多达五六万之众,可派人冲出山谷打探,却没有发现这些兵马的踪迹,敢问秦大人,这些兵马埋伏到何处了,为何一点踪迹皆无呢?”

  “哈哈,这不奇怪,本为无有之物,自然不见踪迹了!”

  “无有之物,秦大饶意思是?”

  “没错,根本没什么大队兵马,只是一点的障眼法罢了!”

  要想挖通引水渠,至少需要六时间,可流寇们在山谷中修整了三,就准备启程南下了。

  为了拖延时间,秦锋特意跑到山谷的壁垒前、找张存孟商谈招抚之事,又是商谈、又是喝酒,硬是拖延了一时间。

  可时间依旧不够,怎么办?

  只能耍点手段了,秦锋派出了一队人马、拉着营中一半的钱粮,到周围的乡村中大量的招募人手;老弱妇孺、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报名就给五斤粮食,或者是一百文铜钱。

  要干的活很简单,就是晚上的时候排好队,双手各举一支火把,在山谷周围转一圈就行了。

  山谷内的流寇们不明真相,还以为是大批官军合围了过来,硬是吓的两没敢轻举妄动,结果失去了突围的机会,被洪水围在了山谷中!

  “秦大人,你……你真是……我……我真……唉!”

  得知真相之后,张存孟呆愣了好一会儿,想要点什么、又不知什么好,只能一个劲儿的狂拍自己的脑门,心情则复杂到了极点。

  首先是懊悔,自己太优柔寡断、猜忌多疑了,以至于白白错过了好几次良机,落了个兵败投降的下场,由此看来,自己的确不是统帅之才!

  其次是畏惧,这个秦锋太厉害了,计谋百出、鬼神难测,面对这样的对手,那怕再给自己一百次机会,自己也难逃失败的下场。

  话又回来了,败给这样厉害的对手,不算丢人!

  最后是欣慰,虽然自己失败了,却有个好下场,以后可以放下刀枪、过太平日子了,这就是人们常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

  接下来,秦、张二人一边喝酒,一边商谈招抚的具体细节,一直谈到了下午时分,将细节全部谈妥了,张存孟这才起身告辞,带着两名随从返回山谷中,并约定好了,明上午,带领手下人马出谷归降。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稳操胜券了,是不是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了呢?

  不能!

  送走了张存孟之后,秦锋非但没有休息,反而立刻下令:‘各营人马加强戒备,任何人不准放松警惕,尤其是今晚上,加三倍岗哨,监视流寇们的一举一动,若有情况,立刻吹号示警告!’

  又命人弄来了大量的干柴,堆放在水泊的周围,晚上全部点燃,将周围照的亮如白昼一般,不留任何死角!

  下达命令之后,秦锋带着熊大、熊二以及一队亲兵,围着水泊连转了三圈,确定没有任何疏漏之处,这才返回了中军大帐,晚上休息的时候,马不离鞍、人不卸甲,逆鳞刀和火绳枪就放在枕头边上,随时准备起身厮杀!

  有句话的好:行百里者半九十!

  无论做什么事情,越是到了即将成功的时候,越是要心谨慎,提防有变!

  就拿眼前的事来,虽然张存孟答应接受招抚了,可谁又敢保证,张存孟回去之后、不会突然反悔,而后带领人马强行突围呢?

  就算张存孟没有反悔,他手下的头目们呢,会不会反对招抚,进而兵变闹事?

  这些事,不得不防啊!

  因此上,秦锋才保持高度警惕,并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张存孟及其手下人,明真的出来投降,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如果情况有变,张存孟及其手下人反悔了,不肯出来投降,那就只能武力解决了,正好让这些人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