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做枭雄

第九十五章李桃村!(1/2)

  正宁县东南八十里有一座佑山,乃是横岭山脉的若干分支之一,山势陡峭、草木丰茂,景色极为优美。

  李桃村就位于佑山脚下,远离繁华、清静优雅,村子里有二百多户居民,平时皆以耕种为生。

  为何叫李桃村呢?

  皆因村子东头有一大片李子树,西头有一大片油桃树,每年三四月份,李花绽放、桃花争艳,景色美不胜收,故而取名李桃村!

  ……

  再秦锋,带领着数百亲兵从圣泉寺出发,快马加鞭、风驰电掣,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赶到了八十里外的李桃村附近。

  却没有直接进村子,而是躲进了一片树林当中,隐蔽起来。

  接下来,秦锋取出单筒望远镜,仔细观察李桃村的情况,看看有没有流寇们的踪迹:

  村子不算大,只有两百多户人家,房屋排列的很整齐,就像是一副大棋盘,东侧紧靠着佑山,其余三面则被一条河流环绕着,河面有六七丈宽,水流又深又急。

  河上有一架木桥,是进出李桃村的唯一通道,桥面上的木材新旧不一,似乎刚刚维修过。

  桥头边立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三个大字:平安桥!

  秦锋仔细观察了一番,发现村子里非常安宁,居民们都在正常生活,并没有见到流寇们的踪迹,什么情况,莫非之前的情报有误,李自成一伙人根本没来这里,还是来过这里,又离开了?

  不管来没来过,都得进村搜查一番。

  想到这里,秦锋下令:“全都听好了,以最快速度占领这个村子,而后将里面的居民,全都集中到西边的空地上,进行审问,记住了,咱们是来追剿流寇的,不准伤害无辜百姓,不准抢劫财物、更不准调戏妇女,谁敢违背军令,杀无赦!”

  “诺!”

  “行动!”

  “诺!”

  随着一声令下,数百亲兵冲出树林,通过平安桥、进入李桃村当中,迅速控制住了各处要害。

  “官军来啦!”

  “官军来啦!”

  ……

  一下子涌进来数百名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士兵,原本安宁的村子瞬间沸腾了起来,大人喊、孩哭、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好在秦锋下了死命令,士兵们没有伤人,只是将居民们驱赶出来,集中到了西边的空地上,男女老幼、大约有八九百人,全都带着深深的畏惧之色。

  西北大乱以来,百姓们遭了大殃,经常受到劫掠,而下手劫掠的不止是流寇,还有纪律松弛的官军,后者的危害甚至比前者更大,以至于民间出现了一句话:匪过如梳、兵过如剃!

  匪就是指流寇,劫掠百姓就像用梳子梳头发一样,过后多少还有一些幸存者。

  官兵则比流寇狠多了,劫掠百姓就像用剃刀剃头一样,一根毛都不会剩下。

  如今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官兵,李桃村的村民们自然害怕了。

  “村子里的人,都驱赶出来了吗?”

  “回大饶话,全都驱赶出来了,并未发现流寇们的踪迹。”

  “见鬼了,莫非真的情报有误?”

  秦锋亲眼在王左桂的封赏名单上、看到了李自成的名字,又向流寇头目们进行了确定,按理来,不会有错的,可为何一个流寇都没找到呢?

  “谁是本地的族长?”

  “草民陈学礼,拜见将军大人,不知大人今日大驾光临,是征税还是征粮,草民们一定尽力配合,还请将军大人手下留情,切莫杀戮村民!”

  从人群中走出一名白发老者,估计有七十多岁了,手中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来到秦锋面前,就准备下跪行礼。

  秦锋不敢受老者大礼,连忙伸手搀扶住了:“老人家不必多礼,这里可是李桃村?”

  “正是!”

  “最近两,可有一伙流寇来这里征集粮食?”

  “没有,没有,草民们从未见过什么流寇!”

  老族长连连否认,脑袋摇晃的跟拨浪鼓一样,可是举止神态之间,明显带着一丝慌乱。

  很显然,没实话!

  “本官今日是来追剿流寇的,老人家如果知道情况,还请如实相告为好,否则的话,知情不报、视为通寇,一旦查出,满门抄斩、祸连全村,老人家可要想清楚了!”话间,秦锋摸了摸腰间的逆鳞宝刀,身上散发出阵阵杀气!

  这一招果然有用,老族长吓得瑟瑟发抖,眨了眨眼睛,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实话实。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草民如实交代,前的确来了一伙流寇,大概有四十多人,手中全都拿着刀枪,为首的是一名壮汉,大概二十四五岁,高颧骨、深眼窝,目光炯炯有神……开口就索要粮食,若是不给,他们就要血洗李桃村,草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