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四十六章 苏清(二十三)(1/2)

  三个月后

  天和元年(辽汉小皇帝的年号)

  秋

  “陛下谕旨,让大司马您独自回上都觐见,不可携带甲兵。”

  “这定然是有奸臣想要谋害大司马。”

  “大司马万万不可独自前往上都,吕氏族灭之事,不可不戒。”

  “当年吕后薨逝,周渤诱骗诸吕不带甲兵入宫,最后族灭诸吕,这样的前车之鉴不过两百年。”

  “除了诸吕,当年韩信也是如此,吕后诓骗韩信不带甲兵入宫,而后让宫女勒死韩信,这样的前车之鉴还有很多啊。”

  三个月过去,涿郡太守张丰兵败被杀,燕王彭宠的主力也在上谷郡被刘秀击败,现在不得不龟缩在蓟县死守城池。

  苏清退守渔阳郡,等待反击刘秀的战机,但一直没能等到,刘秀的作战布置太严谨了,滴水不漏。

  后方传来的消息也让苏清不知如何是好。

  临朝称制的张太后已经断了苏清的粮草供应,要求苏清独自回上都觐见新皇帝,否则不肯恢复粮草供应。

  但是,韩信和诸吕的前车之鉴,让她不敢独自回上都觐见小皇帝。

  “我对朝廷忠心耿耿,想必太后和潘公武公,也应当能理解。”

  她虽然是在对旁边的将领们说话,其实是在对自己的内心说话。

  “韩信也认为自己对大汉忠心耿耿,大司马难道想跟韩信一样被宫女勒死吗?”

  在手下诸将领的劝说下,苏清最终决定带着军队回去觐见小皇帝。

  又两个月后

  苏清带着军队回到辽东上都,上都的守将却不肯打开城门。

  “太后喻令,请大司马孤身入城进宫觐见陛下,其余将士请在城外等候。”

  听得此话,苏清更加不敢入城,愈加认定朝中有奸臣想要效仿吕后诛韩信的方式来杀害自己。

  苏清不再多言,带着五千步卒离开上都,向着南方而去。

  事到如今,去前线对抗刘秀是不可能的了,朝廷已经断了她的粮草供应。

  攻下上都清君侧其实也很难,起码得围城一年多,而且她的兵力也不多。

  所以,思考良久过后,她选择带着兵团回神武县(沓氏县),在神武县静观其变。

  苏清带着军团脱离前线,独自前往南方的行为,自然是被张太后认定为想要割据叛国,于是调兵遣将,让大司空潘玉领兵一万前往平定南方。

  而在这段期间里,刘秀已经诛杀了彭宠,并攻下渔阳郡,现在正带着三万精锐步骑向着右北平郡而去。

  张太后又下令临时招募乡勇两万多,加上原本剩余的五千士兵,让三公之一的武承领兵三万去右北平抵御刘秀,御敌于国门之外。

  短时间内爆兵四万多,已经是辽汉的极限了,可谓是穷兵黩武。

  得知朝廷一万大军前来讨伐自己,苏清叹气:“我为朝廷东征西讨,换来的却是这个结局。”

  “他们竟然污蔑我叛国。”

  她本不想叛国,是真心想要辅佐辽汉统一天下,让自己家族成为比四世三公还恐怖的存在。

  奈何现如今,不想叛国也不得不叛国了。

  “如今刘秀统一天下之势不可阻挡,大司马索性不如归顺刘秀。”

  有将领建议。

  苏清一边部署防御,抵御潘玉的一万大军,一边思考是否要归顺刘秀。

  “我曾经在南桃乡歼灭刘秀政权的七千大军,他会容得下我吗?”苏清问道。

  那位将领早就想归顺刘秀了,于是他继续劝说:“当年刘玄的亲族软禁阴丽华在洛阳,后来刘秀夺取洛阳解救阴丽华后,并没有因此惩罚那些软禁阴丽华的刘玄亲族,反而对那些主动归顺的刘玄亲族封侯赏赐。”

  “阴氏女是刘秀的挚爱,尚且如此,您不过是歼灭了他七千士兵而已,只要您真心归顺,他又怎么会怪罪您呢?”

  听得将领的劝说,苏清于是派遣使者,从海上前往刘秀军营,试探刘秀的态度。

  十天后

  右北平郡

  夕阳县

  刘秀的三万精锐驻扎在此,与武承的三万人在右北平郡对峙。

  此刻,他正在与一众云台将领讨论歼灭武承大军的作战计划。

  刘秀打算让建威大将军耿弇领五千轻骑奔袭防备薄弱的辽汉腹地,威胁辽国国都辽阳城,逼迫驻守在右北平郡的三万辽国步卒回师救援辽东,然后,刘秀就可以趁机追击这三万辽国步卒,一举将其歼灭。

  这是刘秀的作战风格,他不喜欢围城,他喜欢打野战,用各种办法把敌人引诱出城打野战,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