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四十四章 苏清(二十一)(1/2)

  “看来他们的突围方向是东面。”

  在收到东面遭遇大量敌军的情报后,苏清将北面的主力逐渐往东面调动。

  越来越多骑兵涌向南桃乡东面,阻击正在突围的幽州兵团。

  这也导致南面的防御受到削弱,幽州牧朱浮趁机从南面突围成功。

  随着东面防备力量的加强,幽州兵团突围失败,一众幽州兵团将领又退回了南桃乡阵地。

  而在北面,李姓将领因不满众将排挤,所以索性投降,跟着渔阳兵一起围剿幽州兵团。

  等到众将退回南桃乡阵地时,才得知李姓将军投降,主帅幽州牧朱浮早就带着亲兵逃离战场,只剩他们一众将领群龙无首。

  众将争吵不休,最后只好推举威望最高的一位老将军当临时主帅,指挥兵团继续作战。

  “突围风险太高,我们很多兄弟都死在了昨夜的突围路上,还是安心等待救援吧。”

  “朱使君已经成功突围,他定然会征调援军来救援我们的。”

  “至于缺粮之事,今后大家都省吃俭用,降低伙食标准,那些战死的战马,也可以拿来吃肉。”

  南桃乡的房屋都拆了用来建造拒马,所以实在是没有柴火来煮肉,因此,对于战死的战马,没办法煮熟了吃,只能生吃马肉。

  又三天后

  皇帝刘苌亲自带着三千辽汉步卒前来协助苏清围剿幽州兵团。

  此时此刻,苏清能够指挥的士兵达到了惊人的一万二,并且士气高昂。

  反观幽州兵团,由于逃散众多,如今仅剩五千人。

  又十天后

  幽州兵团把能吃的都吃完了,甚至连野草根都吃完了,战马也早就吃完了。

  这十天来,他们时不时尝试突围,但都以失败告终。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然后自己趁机从别的方向突围,最终所有人都突围不出去。

  到了这一刻,苏清才下令:

  “在上风向生火做饭,让使者去劝降他们,只要放下武器来投降的,都能吃上热豆羹。”

  几口大鼎煮着豆羹,鼎中还加了一些香料,让香味顺着风向飘到幽州兵团的阵地。

  早就投降的李姓将领,带着一些精锐士卒,在两军阵前劝降。

  “放下武器投降者,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热豆羹!”

  白天,还没人敢投降,都忍着饥饿,双眼发昏,不断嗅着空气中的香味。

  到了夜里,不断有幽州兵偷偷地前来投降。

  为了防止幽州兵团假装降兵搞夜袭,身上带着武器的是不准过来投降的,必须赤手空拳才可以过来投降。

  又三天后

  愿意投降的也都投降了,剩下的两千多人都是不肯投降的死硬分子。

  他们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于是发动最后的绝望冲锋。

  两千多幽州兵从四面八方突围,也没有了阵型,就是一群饥肠辘辘的人到处乱跑。

  这种逃发自然是逃不走的,骑兵轻而易举地收割生命。

  一个时辰后

  “所有溃兵都已除灭。”

  各路骑兵前来禀报军情。

  听完众将的回禀,苏清作出接下来的安排:“既然如此,接下来,轮到邓隆了。”

  此战,击败幽州兵团七千人,其中歼灭一千多人,俘虏一千多人,投降者三千多人,只有几百人突围成功。

  在击败幽州兵团后,苏清作出新的作战部署,留五百辽东骑兵监视雍奴,防备幽州牧朱浮招兵买马重整旗鼓。

  其余一万多人,全部去围困潞县,彻底围死邓隆。

  南桃乡一战,清,名震幽州!

  半年后

  雍奴

  “邓将军发来求援信,希望我们去救援。”

  听完这话,朱浮脸色阴沉,仿佛想起了半年前的那场惨败。

  他拒绝援救邓隆。

  “半年前的南桃乡战役,我不想再重蹈覆辙。”

  他重新招募了两千多个新兵,虽然战斗力很低,但守城还是能行的,出城野战就别想了。

  潞县

  “我们被层层围困,朱浮却不发一兵一卒前来救援,岂有此理!”

  邓隆的下属将领们义愤填膺,对于自己孤立无援的处境感到绝望和愤怒。

  “城中粮草耗尽,士兵们已经在城内捕捉百姓来吃肉了。”

  邓隆一言不发,他现在只后悔当初没有出城。

  又三天后

  一些饥饿难耐的士兵军官,偷偷地打开了城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