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二百八十九章 文字辈(七十九)(2/2)

  到了这一步,曹操已经完全跟董卓一个地位了。

  与此同时

  并州和青州爆发民变,地方豪强煽动自耕农一起造反,反抗曹操的徭役和强征兵卒。

  曹操把所有士兵的家属都强迁到以邺城为中心的冀州和兖州诸郡县。

  用这种办法来确保士兵的忠诚。

  除了少部分位置关键的边疆地区,其他边疆地区的汉人百姓都被迁徙到中原,充实中原人口。

  然后又将羌人、匈奴人、鲜卑人、氐人迁徙到边疆郡县。

  这是效仿光武帝刘秀。

  这个建议是苏斌提议的。

  “徙边民以实中原,徙胡蛮以实边郡,以内迁之胡蛮抵御境外之胡蛮,以中原之汉民威慑内迁的边境胡蛮,则可以少量精锐之师而定天下。”

  把汉人迁徙到中原,增强中央朝廷的实力,把胡人迁徙到边郡,用内迁的胡人去抵御外边的胡人,打仗的时候,还可以征调内迁胡人去攻打不肯臣服的孙权刘备,中央只需要掌握一支强大的汉人常备军,就可以威慑这些内迁胡人,让他们不敢乱来。

  如此一来,不需要自己养太多兵,只需要在邺城许都养少量精锐之师威慑内迁胡人,就可以满足战争的需求,把战争交给胡人负责。

  不仅如此,苏斌还建议,放开移民限制,让胡蛮移民进入中原。

  这个建议,得到了大部分士族的支持。

  大家都想要廉价劳动力(农奴)。

  曹操也是支持的,他也需要很多农奴来屯田。

  也有一些人提出反对意见,担心道:“胡蛮无信义,让他们进入中原,恐祸害无穷。”

  苏斌却笑道:“一群手无寸铁的农奴,还能翻了天不成?”

  胡蛮无信义又如何?他们是迁徙进来当农奴的,手无寸铁,拿什么来反抗中央朝廷和豪强士族?

  大多数人都认为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没人会认为一群胡蛮农奴能翻了天。

  苏家在辽东和海外就有几十万胡蛮农奴,也没见他们翻了天。

  迁徙胡蛮进入自己的地盘种田生产,是稳定阶段时期,各个国家的主流做法。

  黄巾之乱以来,人口损失太严重了,大家都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来弥补人口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