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字辈(五十四)(1/2)

  一个月后

  同年(兴平二年)

  白露

  邺城

  袁绍收到了天子求援的消息,召集众谋士商议。

  沮授建议道:“明公你的家族世代都是朝廷三公,几代人都是大汉忠臣,您起兵时也是为了铲除董贼,匡扶汉室,这也是您能够得到天下人支持的原因。”

  “如今天子遇难,我们怎么能坐视不管,那样岂不是要失去天下人心?”

  “而且,到时候迎接天子入邺城,以邺城为帝都,就可以借助天子的威望去号令天下,那个时候,有了天子的威望,又有河北的精兵良将,天下谁又敢不听从明公您的号令呢?”

  袁绍还在犹豫,听了这番话,暂时也就同意了。

  不过,虽然同意了,他的内心还是很犹豫。

  他是不想迎接天子的,因为皇帝刘协是董卓立的,当初他就是打着为刘辩夺回皇位的旗帜起兵的,现在要是迎接天子刘协,那天子刘协肯定记恨他曾经支持刘辩的行为,肯定要在邺城搞事情。

  苏斌看出来了袁绍的犹豫,于是在夜里又私底下找到袁绍,顺着袁绍的内心建议道:“迎接天子,虽可借助帝威而号令天下,但明公四世三公,就算没有帝威也能号令天下,何需迎接一个麻烦来邺城?”

  “到时候,天子若是联合一些顽固不化的人发动政变,岂不是很麻烦?”

  “窦宪、阎显、梁冀、董卓,他们挟持天子而号令天下,却都身死族灭。”

  听得此话,袁绍大笑:“韬略所言,正合我心意。”

  他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

  毕竟大家名义上还是大汉的臣子,哪怕你心底里再怎么想篡汉自立,明面上你也得装出一副大汉忠臣的样子

  袁绍早就想篡汉自立了,此前,他让幕僚在开会时劝说他称帝,以此试探人心。

  如果大家都支持他称帝,那就说明汉室已经彻底丧失人心,那么他就顺应天命称帝,如果大多数人都反对他称帝,那就说明汉室还没有彻底丧失人心,那么他就把劝说他称帝的人杀了,以此表明自己忠于汉室。

  在甩锅撇清责任这方面,袁绍袁术两兄弟倒是出奇的一致,或许这就是四世三公的含金量。

  如果不懂得甩锅撇清责任,早就在大汉一次又一次宦官外戚的斗争中身死族灭了,哪还能四世三公显赫天下。

  随后,袁绍又让使者快马加鞭,追回了前去迎接天子刘协的军队。

  沮授听闻此事后,在公开场合大骂:“竖子,不足与谋!真是一个昏了头的蠢货!”

  虽然他没有点名道姓骂谁,但是大家都知道他骂的是袁绍,

  袁绍大怒,想逮捕沮授,但是又没有证据证明沮授是在骂他,所以最终也没有逮捕沮授,但是心里对沮授很是不满。

  当沮授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被袁绍否决,而感到气愤时。

  另一边

  鄄城

  曹操与幕僚谋士们也在商议迎接天子的事。

  绝大部分谋士都赞成迎接天子,曹操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于是,曹操派遣曹洪,让曹洪统领步骑三千,前往河东郡迎接天子。

  曹操的幕僚团对这件事的建议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又十天后

  秋分

  曹洪前往河东郡迎接天子,结果却在经过雒阳时,被董承以及袁术旧部阻拦。

  曹操无奈,只好先攻占了颍川郡,扫荡了颍川郡境内的黄巾军。

  在占领颍川郡之后,曹操又把大本营从兖州鄄城迁到颍川许县(许昌)。

  一是因为兖州在之前跟吕布的战争中被打烂了,二是因为曹操的众多谋士里有很多颍川人,三是因为许县距离雒阳更近,方便随时夺取天子。

  同年(兴平二年)

  小雪

  白波军、河内太守张杨、南匈奴,三方势力联手,在河东郡击退了李傕的进攻,保住了天子刘协。

  黄巾军跟南匈奴联合起来保护大汉天子,西凉汉人却想要劫持大汉天子,如果是十年前,肯定没人敢这样想象。

  被挡在雒阳之外的曹操,也派遣使者向天子刘协问安。

  天子正式承认曹操为兖州牧。

  此前,曹操的兖州刺史和兖州牧,都是他自称的,没有得到官方认证,现在算是得到官方认证了。

  又两个月后

  大寒

  伽耶之地(弁韩)

  伽耶人建造夯土城墙,会农耕,会纺织,身材高大,头发漂亮,严刑峻法,喜文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