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二百四十五章 文字辈(四十二)(1/2)

  霜降

  邺城

  公孙瓒休整结束,再次发兵三万,又占据渤海郡,并且派兵南下支援青州刺史田楷和平原相刘备,协助他们攻略平原国,围困了青州刺史臧洪。

  臧洪向袁绍求援,袁绍于是向诸幕僚问策。

  “不如趁此时机,直取渤海,断了公孙瓒的归路。”郭图建议道。

  “不可,臧青州兵微将寡,难以支撑,如果任由公孙瓒夺取平原国,则青州也将尽数归于公孙瓒之手,那时,即便夺取渤海,又有何用?况且,公孙瓒有众多骑兵,恐怕还没等我们夺取渤海,公孙瓒的骑兵就回渤海夹击我们了。”田丰反驳道。

  最后,袁绍听从田丰的建议,派兵前往支援臧洪。

  十天后

  龙凑

  这里是黄河渡口,想要从黄河北岸进入青州腹地,这里是其中一个通道。

  袁绍的大军将要从龙凑渡口进入黄河南岸,驱逐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顺带驱逐平原国相刘备。

  然而

  公孙瓒在探察到袁绍大军的动向后,很快就猜测出袁绍大军将要从龙凑渡口进入青州支援臧洪。

  于是,公孙瓒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同袁绍再来一次战略决战。

  这其实是苏斌对袁绍的建议。

  “公孙瓒骑兵众多,难以剿灭,不如假装从龙凑渡口过河,引诱公孙瓒主动前来进攻,然后,明公再趁机歼灭公孙瓒之白马义从。”

  苏斌好歹也是饱读兵法之人,虽然他对捞钱更感兴趣,但兵法之类的书也看过。

  因此,到了龙凑渡口附近时,袁绍故意拖慢行军速度,等待公孙瓒前来主动进攻他。

  果然,公孙瓒并没有吸取此前界桥之战的教训,认为界桥之战只是一次失误,他认为,正面对战,袁绍绝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公孙瓒还是经典战术,步兵在中军,两翼是白马义从,让步兵先冲锋,黏住袁绍军主力,然后,等步兵兵团跟袁绍近战时,白马义从再冲到袁绍军侧翼,朝袁绍军射箭。

  这是公孙瓒的经典战术,虽然简单,但是实用,百用百灵。

  此前,他用这个战术击败了渤海郡三十万黄巾军。

  之前界桥之战时,公孙瓒大意了,没有用自己的经典战术,而是弓骑兵白马义从一波流冲锋,结果被强弩射成马蜂窝。

  公孙瓒阵型如下:

  【空地】【大营】【空地】

  【空地】【步兵】【空地】

  【白马】【空地】【白马】

  这是弓骑兵和步卒配合形成的雁形阵,也是最常见的口袋阵之一。

  苏家也经常用这个战术对付马韩人和倭人。

  此战,公孙瓒一共带了五千白马义从和两万步卒,袁绍带了三万步卒和一千轻骑。

  袁绍阵型如下:

  【步兵】【步兵】【步兵】

  【强弩】【步兵】【强弩】

  【强弩】【大营】【强弩】

  【步兵】【骑兵】【步兵】

  袁绍把自己宝贵的一千轻骑藏在大营后面,不让公孙瓒发现,就等着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左右两侧布置强弩,防备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偷袭侧翼。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也不是都骑白马,哪有那么多适合当战马的白马。

  军官士官骑白马,普通的骑兵有什么马就骑什么马。

  白马义从是汉胡混编,有一半汉人,有一半乌桓人。

  军官士官一般都是汉人,乌桓人很难升官,只能当底层士兵。

  隆隆!

  北方,许多军队正在走来。

  是公孙瓒的两万五千大军。

  在双方军队正式接触交战前,是不会冲锋的,要尽量节省体力。

  “公孙瓒果然还是这般自信。”

  中军大营,苏斌登高望远,看着正包围而来的公孙瓒大军。

  由于距离还有点远,只能模糊看到,中间有一大坨敌人正朝着袁绍的主力而来,而在左右两侧,有许多好像是骑兵正在分开,分散到左右两翼展开形成雁形阵。

  在观察敌人公孙瓒的同时,苏斌也在观察己方军阵的情况,看看哪里更适合跑路。

  万一战败,必须跑路,可不能死在战场上。

  面对气势汹汹的公孙瓒大军,袁绍也不甘示弱。

  他让颜良统领一千骑兵,随时准备反击公孙瓒。

  又让文丑统领最前面的步兵军团,正面抵挡公孙瓒的进攻。

  又让麴义统领右翼强弩兵,让韩猛统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