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二百四十章 文字辈(三十七)(1/2)

  十天后

  白马渡

  这里是河水(黄河)的众多渡口之一,河水南岸是兖州东郡的濮阳,河水北岸是黎阳。

  袁绍曹操在这里以河水为界,互不侵犯,还相互合作。

  袁绍的大本营邺城背靠曹操,然后全力向北方幽州扩张,主要敌人是公孙瓒。

  曹操的大本营濮阳背靠袁绍,然后全力向南边的豫州扩张,主要敌人是袁术。

  关东主要矛盾是二袁相争。

  袁绍袁术互相争斗,互相拉拢盟友。

  袁绍、刘虞、曹操、刘表,互为盟友。

  袁术、陶谦、公孙瓒,互为盟友。

  二袁之外,还有一些左右摇摆的中立势力。

  苏斌乘船逆流而上,来到白马渡,在白马渡北岸下船。

  袁绍早就带着一众幕僚将领亲自迎接。

  “韬略,绍,等候许久矣。”

  苏斌下了船,与袁绍互相寒暄。

  二人关系很好,此前就曾经一起合作忽悠何进。

  这两年里,袁绍一直写信邀请苏斌来邺城,但是当时苏泽苏潇还困在董卓手里,所以苏斌暂时不想卷入中原的纷争。

  如今,苏斌代表苏家,正式加入袁绍阵营。

  同时,苏斌还带来了五百张强弩和一百套甲胄。

  都是快要损耗的,是之前被苏八师和国人使用过很多次,现在耐久度已经快要没了,索性送给袁绍,做个人情。

  苏八师则更换新的武器甲胄。

  五百张强弩和一百套小铠,虽然不多,但毕竟是白送的,不要白不要,袁绍还是很开心的。

  大铠(顶级精锐):全身有甲

  小铠(普通精锐):前胸后背有甲

  马铠(战马甲胄):重甲骑兵

  西园军就是一万个穿大铠的顶级精锐,北军五营则是一万个穿小铠的普通精锐。

  不过西园军已经快要被董卓等西凉军将领消耗殆尽了,当初一万人规模大铠西园军,现在只剩一千多人。

  至于他们的甲胄,大部分都被军官们瓜分走了,每个军官私藏几十套大铠,培养自己的私人部曲。

  吕布高顺张辽郝萌等人临走前,还带走了原本属于西园军的一千多套大铠和两百多套马铠。

  苏家军事力量甲胄使用标准如下:

  【苏八师】大铠、马铠、强弩

  【国人】小铠、强弩

  【遂师】铜制长矛、木制弓箭

  苏斌跟随袁绍等人进入邺城,在邺城举办宴会,给苏斌接风洗尘。

  为了让苏斌安心留在邺城辅佐,袁绍表奏苏斌的庶兄苏斋为东莱太守。

  让苏斋接管东莱郡,苏斌安心留在袁绍身边。

  以苏斌的名望,哪怕他一个谋略都不出,也能为袁绍提供许多帮助。

  比如一些原本中立的豪强,看到苏斌投奔袁绍了,觉得袁绍众望所归,就会选择支持袁绍,这就是名望的作用。

  由于天下大乱,很多人都在乱封官,各种乱表奏,也不在乎朝廷同意不同意。

  反正朝廷现在也是乱糟糟,李傕郭氾马腾韩遂四个人,围绕长安朝廷的权力中心,展开了尔虞我诈。

  权力就像是香甜的毒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人飞蛾扑火。

  何进、十常侍、袁隗、董卓、李傕,一个又一个人,为了掌握至高权力,陷入疯狂。

  通往至高权力的路上,是累累尸骸。

  公孙瓒自己只是一个右北平太守,却表奏自己的亲戚当太守刺史。

  袁绍自己也只是冀州牧,却表奏别人当刺史。

  一些山贼和农民起义军,占据了几个县城,就敢自称太守、刺史、将军,甚至是天子。

  原本珍贵无比的将军,迅速贬值,已经到了随便一个军官都能被称之为将军的地步。

  明帝章帝时期,整个天下的将军加起来都不会超过十个。

  现如今,随便一个郡都有好几个将军。

  小小的青州,竟然同时有四个刺史。

  一个青州刺史是长安朝廷李傕任命的,一个青州刺史是袁绍任命的,一个青州刺史是公孙瓒任命的,一个刺史是黄巾军首领自封的。

  后将军袁术,表奏他自己为荆州刺史,根本不把荆州刺史刘表放在眼里。

  马腾韩遂都自称自己才是凉州刺史。

  不过,在众多乱封的官里面。

  灵帝时期就封的官,含金量最高,哪怕是花钱买的官,含金量也比现在高。

  何进袁隗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