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字辈(十二)(1/2)
十天后
谷雨
雒阳
嵩山
“景升兄,别来无恙啊,哈哈。”
“韬略,许久不见,愈发风采矣。”
“见过本初兄。”
“快坐快坐。”
“本初兄服丧九年,世所罕见,我等敬佩。”
党锢解除后,名士苏斌在嵩山设下酒宴,邀请天下名士前来议论天下大事。
现在党锢解除了,只要不明着骂朝廷,是可以议论时政的。
袁绍自从卸任濮阳令之后,就去服丧。
天下士人都很敬佩袁绍,毕竟服丧九年,真不是一般人能坚持得了的。
哪怕是为了刷名望,也是有够狠的。
在场众人里,还有许多之前被朝廷通缉的士人,如今党锢解除,也可以光明正大参加酒宴了。
其中就有刘表刘景升。
当年,太学生聚众示威,被司隶校尉段颎逮捕。
刘表就参加了那一次的太学生聚众示威活动,而且还是煽动者之一,所以被朝廷通缉。
像苏斌这种跟随参加的,就只是坐了一个月大牢就放了出来。
这些年,刘表一直躲在袁家,依靠袁家的庇护,才躲过了宦官的迫害。
类似这样的士人,袁家庇护了很多,所以,虽然袁家两面派,但很多士人都因为这个原因,原谅了袁家。
袁家的名望也因此不断高涨,成为天下第一望族。
如果苏渊还活着,自然是不会让袁家抢了这个风头,苏渊在官场的名望,不比袁隗差。
但是,斯人已逝,苏渊已经逝世,苏泽的名望远不如苏渊,苏斌虽然有名士的头衔,但毕竟年纪太轻,名望不足。
为了刷名望,苏斌多次拒绝了三公府和大将军府的征辟。
家族已经给他确定了路线,他专门负责刷名望,不做官,不贪腐,不攀附宦官。
家族里,有人负责贪腐赚钱,有人负责经商赚钱,有人负责开疆扩土,有人负责攀附宦官,有人负责做一个清流名士。
交州刺史陶谦征辟他为别驾从事,被他婉拒。
河东太守董卓征辟他为河东郡主簿,被他婉拒。
司徒袁隗征辟他为长史,被他婉拒。
大将军何进征辟他为掾属,被他婉拒。
世人都说苏韬略不贪慕权势,乃当世之介子推。
当年晋文公重耳想要让介子推做官,介子推宁死不从,晋文公放火想要逼介子推出山,却不小心烧死了介子推。
不过,大儒苏渊曾经考据,认为介子推的故事可能只是庄子编出来的,事实上,介子推并没有被火烧死,是真的隐居了,彻底消失了,晋文公并没有找到介子推。
苏渊曾经有过很多惊为天人的考据,比如认为三皇五帝都是周人为了统治中原,而编出来的上古人物,其实都是不存在的,只有大禹是真实存在的。
现在的人都说自己的祖宗能追溯到三皇五帝,其实全是胡编乱造,苏家还说自己的祖宗能追溯到伏羲。
袁家也是家族子弟分工行动,嫡长子袁基负责做官,袁绍负责刷名望,袁术负责结交狐朋狗友。
所以,别看袁基是嫡长子,又是司隶校尉,但是名望远不如袁绍。
袁家不仅与苏家联姻,还与杨家联姻。
嫡长子袁基迎娶了苏家女苏雯
袁家女(袁基袁术的妹妹)也嫁给了杨彪
众人在嵩山酒宴议论天下大事时
朝廷又进行了新的调令
徐州刺史黄琬,升侍中
交州刺史陶谦,迁徐州刺史
侍御史王允,升豫州刺史
御史中丞苏洋,迁颍川太守
苏洋迁为颍川太守后,征辟侄子苏斌为颍川郡主簿,准备带苏斌刷军功。
这一次,苏斌没有再拒绝。
军功,也是名望的一种。
又十天后
小满
涿县
“玄德和伯圭怎么还不回来?”
看着城外扎营的那三千多黄巾贼,县丞苏心急如焚。
前不久,公孙瓒带着刘备去剿灭渤海郡的黄巾贼,跑那边刷军功了。
于是,冀州的一伙黄巾贼趁机前来偷袭涿县。
涿县仅有五百乡勇守城,只能困守待援。
危机时刻,他看到远方地平线上有许多黑点。
渐渐的,黑点变成许多旗帜。
苏心惊肉跳,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