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家族:从农奴到帝国

第十一章 家奴昭(二)(1/2)

  一个月后

  县府

  “叛賊公然称帝,还写信威胁我等打开城门,归顺新朝,狂妄至极。”

  “诸等可有应对之策?”

  王县尊看着一众小吏以及苏武潘三家豪强的主事人。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想不出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伙叛賊人数众多,而且作战勇猛,是块硬骨头。

  王县尊脸色阴沉,他是王氏外戚的家奴,被大司马大将军王凤赐姓,由于年纪大了,所以被王家安排到这偏远安全的地方捞钱养老。

  这些年,中原动荡不堪,时不时有叛贼作乱,他不想惹麻烦,故而来到这偏远的沓氏县捞钱。

  却没想到,这辽东偏远之地,居然也能碰到称帝的叛贼。

  这叛贼若是没称帝还好说,大不了当作没看见,他继续捞钱,捞完钱就跑路。

  但是既然对方都已经公开称帝了,那就必须剿灭,不能当作没看见了,否则,朝廷怪罪下来,王家也保不住他。

  眼见众人沉默不语,王县令最后冷声下令:“苏武潘三家,各出一百人协助官府剿賊。”

  众人不敢不答应。

  三家中,苏昭最是积极:“我们苏家愿出一百五十人,早日剿灭逆贼。”

  “子明赤胆忠心,老夫定然上禀朝廷,不会让忠君爱国之人寒了心。”王县令很是高兴。

  【子明】是苏昭自己给自己取的表字。

  会议结束后,县令又下令征召兵士,却被县丞告知粮仓无粮,恐怕难以征兵。

  “粮都去哪了?”

  “去年被您卖给了陈姓商人,当时您让我上报朝廷是粮仓遭了火灾。”

  “……”

  王县令这才想起来,去年把官粮卖给了商人,卖粮的钱也被他转移到了自己在长安的豪宅。

  他幽幽道:“为朝廷办事,镇压叛贼,却谈这钱粮之事,实乃不忠不孝,百姓若是忠君体国,就应该自备粮食,协助官府剿賊。”

  这自然只是王县令随口一说,肯定不能真的指望百姓自备粮食上阵杀敌。

  思来想去,王县令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既不用掏自己的钱,还能凑齐剿賊钱粮。

  “让苏武潘三家出钱出粮,如此,便能凑齐剿賊钱粮。”

  “作为补偿,他们可以派遣更多家族子弟来县府里做吏。”

  “每个吏的职位明码标价,出的钱粮越多,就能任职越久。”

  以往,历任县令虽然也经常卖吏员名额,但都是少量卖,而且是私底下偷偷卖。

  如今,王县令却是打算明码标价,吏员名额全部拍卖。

  “不仅如此,这些年,由于朝廷苛捐杂税太多,本县有许多百姓逃荒,家里的地也不要了,逃进深山老林躲了起来。”

  “这些无主之地,被县里收没,本应分给流民耕种。”

  “不过……苏武潘三家,若是能出钱粮购买,岂不两全其美?他们得到了田亩,我们凑齐了钱粮。”

  “他们三家,也是百姓嘛,自然也有资格购买这些无主田亩。”

  王县令吩咐下属们如此办事,等到下属们离开后,他才望向长安的方向叹气:“本以为能安心捞钱养老,却不料有一伙该死的逆贼,好巧不巧非得逃到我沓氏县,真该死!”

  “早知道就向主人请求去益州上任某个县令了,听说益州颇为富硕,那里的女人也比辽东女子娇羞白嫩,是个捞钱养老的好去处。”

  第二天清晨

  苏家聚

  打谷场

  一模一样的场景

  只不过,这次站在高台的是苏昭。

  “逆贼侵扰,我等皆是朝廷的忠臣顺民,理应为朝廷分忧,剿灭逆贼。”

  “此战,诸等皆论功行赏。”

  “斩杀逆賊者,赏田十亩。”

  “斩杀逆贼头目者,赏田三十亩。”

  “斩杀逆贼首领者,赏田百亩。”

  苏昭刚刚篡夺苏家,现在急着建立战功,以此获得朝廷的认可,所以赏赐非常大方。

  出发前,苏昭又让下人们给聚落的农户们准备好酒好菜,让他们开开心心地出发。

  一百五十个身强力壮的农夫农奴被挑选出来,跟随苏昭前往县府。

  由于是帮朝廷打仗,不是自己打仗,所以不用准备后勤辎重,朝廷会准备好后勤辎重。

  行军人群中,苏昭坐在马车上,被众人保护在最中间。

  看着周围保护他的人群,他的内心很是感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