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文字辈(四)(2/2)
当然,大汉儒学十四经是可以印刷以后拿出去卖的。
反正十四经本来就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太学门口抄写儒学十四经。
苏家给每本印刷出来的儒经定价十万钱。
一本经书十万钱,爱要不要。
这些经书一经发售,立刻就被豪强富商们疯抢。
士族自然不屑于抢购,他们自己家有十四经。
如果是手抄,抄写一本经书得一个月时间,抄写完十四经,那得一年多。
苏斌那是派了一百多个识字者同时抄写,一人抄一段,所以才能在一个月之内抄写完。
而且,能够有资格来抄写经书的,起码也得是豪强富商,他们哪里舍得卖这些好不容易抄写的经书。
这对于他们来说,这些经书可是培养儒士,让家族转型成为士族的关键。
当然,豪强转型士族的风口期早就过了,现在才来转型,太晚了,太难了。
光武帝和明帝时期,才是豪强转型成为士族的风口期,苏家和袁家就是在明帝时期开始转型。
徐州糜家,一次性买了一百本经书,花了一千万钱。
其他人不知道苏家有木板雕刻印刷术,还以为苏家这是靠手抄写的经书,不由得惊叹,这苏家是召集了多少书生抄写经书啊,这也太恐怖了。
这经书抄写也是有成本的,光是纸张就很贵,然后雇佣书生抄写的工钱也很高。
木板雕刻印刷术也被家主苏渊列为不传之术,不准向外界泄露,必须保证苏家的技术领先优势。
为了扩大产能,苏家干脆在苏家庄园建造了一个书库,专门存放可以售卖的书籍,并且给木匠们安排了任务。
所有想要买书的富商豪强,都可以找苏家预购。
当然,只卖儒家经学,那些苏清时代传承下来的知识,哪怕出价再高也绝对不卖,这是苏家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