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第七十一章 凡事多仔细些,错不了(1/2)

  李余看着城下逐渐靠近的郭汜,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上一次开城没有人进,是因为贾诩在背后使力,这一次倒是想看看,谁能挡我?

  我命由我不由天!

  李余转头看向城墙上的士卒,然后开口道。

  “将火把熄了!”

  张辽和吕布虽然带军出城,但却也不是将所有人全部带走,如今城内还有三千士卒。

  这些士卒就是张辽担忧陕津一旦有变的话,可以护持李余逃走。

  如今李余让士卒将火把熄了,就是因为担心这敌军看见城内有人不敢入城。

  一旁的士卒见到李余如此吩咐,皆是十分不解。

  如今敌军来袭,应当大张火把,将城池照个通明,然后再虚张声势,使敌不敢攻城。

  如今李余却不仅将城门大开,而且还将火把熄灭,俨然一副毫无防备的模样。

  跟在李余身旁的士卒赶忙开口询问道。

  “先生,此乃何意啊?”

  李余却是笑了笑道。

  “我自有安排。”

  听到了李余这么说,一众士卒也只能听李余的,将城门大开还将火把一同熄了。

  原本还明亮的城墙,如今晦暗一片,只有皎洁的月光照在城墙上。

  李余看着这一幅场景,不由得点了点头。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敌军进城的话,根本不需要多做什么,只要一入城就能破城,如此一来方才保险。

  “先生?我们如今作何?”

  如今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这些士卒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了,就不必让他们给自己陪葬了。

  “带上兵器甲胄,出城去吧。”

  士卒似乎没有听清楚李余的话,再次询问一遍。

  “出城?”

  士卒似乎没有搞清楚李余到底想要做什么。

  而李余也不好明说,如果自己让他们出城去的话,很可能就会识破自己想要死的想法。

  但无所谓,现在随便编一个理由,将他们骗出城去就好了。

  李余犹豫了片刻之后,只能模糊的说道。

  “届时你自会明白。”

  听到李余模糊的话语,这士卒始终不能理解。

  不能理解那就对了!

  张辽和吕布现在被自己调教的整天都在脑补自己的计策什么的,如今总不能一个士卒也能有这么多的想法吧?

  “去吧去吧。”

  这士卒听见李余这么说,也无奈只能答应,毕竟张辽临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要侍奉好先生。

  再加上先生还有增甲之恩,他又怎么能不听先生所言?

  这士卒只能缓缓的带着城内的三千士卒退出了城去。

  一边走一边还在思索,先生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军缓缓退出城去,刚一出城就开始思索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既然先生要让我等待机会,那就必然不能走远了,那就在城外等待吧。

  这士卒带着三千兵就在城外等待了起来。

  而此时西凉兵大军已经即将到达陕津了。

  但带兵的郭汜却并不怎么高兴,郭汜是投靠董旻的不假,是西凉军也不假,但郭汜与其他人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他的出身。

  郭汜的出身不过是一个马贼罢了,能够从马贼成为董卓麾下的校尉,这就已经不是一個简单的事了。

  郭汜凭什么可以从马贼当上校尉,如今更是献刘协给董旻,被封为前将军呢?

  靠的不是其他,靠的就是一手善于用兵。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郭汜可不仅仅是带兵攻入洛阳这一项战绩。

  兴平元年马腾、韩遂联合侍中马宇、故凉州刺史种邵、左中郎将刘范、中郎将杜禀共攻李傕。

  李傕令侄子李利与郭汜、樊稠出战,与马腾、韩遂大战于长平观下。

  樊稠、郭汜大胜,斩首一万多人,种邵、刘范当场战死,马腾、韩遂只得退回凉州。

  同年八月,左冯翊羌人作乱,寇略属县,郭汜与樊稠率军击破羌人,斩首万余。

  兴平二年,郭汜和李傕闹翻,郭汜趁夜作乱,弓箭射中李傕左耳,差点要了李傕的命。

  当年写下《汉灵帝纪》、《汉献帝纪》的刘艾都记载过。

  “坚用兵不如李傕、郭汜。”

  “坚虽时见计,故自不如李傕、郭汜。”

  也就是说孙坚用兵是不如李傕郭汜的,而郭汜可以说是西凉军之中,最擅长用兵的几员将领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