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第四十七章 一打到底(1/2)

  “贼营已破,当回阳翟复命。”

  两人一同携带着余下的两千多人马,返回阳翟去了。

  虽然两人乃是夜袭,但敌营之中混乱非常,损失的也是不少。

  张辽以三千破五万,战绩传出之后天下震动,特别是袁绍。

  袁绍看着传来的消息,脸上闪过一丝吃惊,然后又将目光看向了放在桌角的玉玺。

  事情不能再拖延了,谋划冀州之事必须要快。

  如今董卓废帝,而新君未立,致使天下大乱。

  袁绍之所以说持玺者帝,就是因为他心中知道,这两个人都不可能会有玉玺,真正的玉玺在他这里。

  而两帝相争必会致使天下大乱,届时人心思变,正是诸侯奋起之时。

  而他作为四世三公的袁氏,必是两帝拉拢的对象。

  他可以肆意讨伐周边诸侯,而不用担心师出有名的问题。

  你刘辩不给我名义,我去找刘协还不行吗?

  就现在这种情况,两帝之间自然是谁对他有利,他就暂时认谁,就袁家的庞大势力,两帝必不敢跟他翻脸。

  因此袁绍故意引起两帝之间的争端,致使两帝并立,却又都无法理的情况出现。

  而最让袁绍忌惮的自然是李余了,袁绍是见过李余的,他知道这么一个如仙如圣的人物有多可怕。

  当初连自己都被其气质所吸引,差点豁出命去干董卓了。

  若是当初朝堂相争,袁绍自然是希望李余越强越好,但当出了洛阳之后,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李余的可怕。

  在袁绍本来的设想之中,应当是樊稠出军将洛阳击溃,然后手持刘辩与刘协,将李余斩杀。

  从此刘辩与刘协两人都不重要,他需要法理支持的时候,就可以上表请封。

  不需要的时候,直接就斥骂樊稠是逆贼,奉天讨不臣就可以了。

  然而如今这样的情况,倒是袁绍意想不到的。

  “来人,将荀先生请来。”

  荀先生便是荀家的荀谌,荀谌此人也是颇有大才,在原本的历史之中,就是他凭借一张嘴便让韩馥将这冀州让给了袁绍。

  “友若可愿为我出使韩馥?”

  “谌愿往。”

  …………

  袁绍开始有动作,而曹操却是比袁绍还要早一些得到消息。

  曹操投奔张邈所在的陈留,借助张邈的财力,收拢了一大批士卒,还有不少曹家与夏侯家的亲族投奔。

  仅半年时间,便已经发展成了当地的一股极大的势力,然而曹操却还是有些疑惑。

  这袁绍不是说要讨伐董卓,让他静候时机。

  然而如今董卓已经死了,樊稠都要出兵讨伐洛阳了。

  按道理来说他们应该带兵入洛阳,以伐不臣,然而袁绍却是一点动作都没有。

  曹操坐在书案之前,看着东边的方向,满脸的疑惑。

  如今张辽都已经把樊稠击败了,袁绍不是应该回到洛阳去当官吗?怎么还是没有动静,反而是前几天跟韩馥打了几仗。

  就在这时曹仁手中拿着一封竹简,走了进来放在曹操的案头。

  “兄长,韩馥上表朝廷,请封袁绍冀州刺史。”

  曹操一听曹仁的话,赶忙将竹简打开,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便愣在了原地。

  “大哥?”

  曹操猛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nee,tomato!

  曹操在得知了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袁绍这狗东西忽悠我!

  当初大家说好了一起为汉室忠臣,出洛阳也只是为了聚集兵将攻伐董卓罢了。

  袁绍也是这么给他说的,要一打到底,打的董卓丢盔弃甲,打的大汉如日中天,打的天子威临天下。

  曹操都被袁绍的这个大胆的计划震惊了,问袁绍是不是真的要一打到底。

  袁绍给他回信说确实是这样的,就是要一打到底,曹操也一直在为一打到底做准备。

  然而如今袁绍竟然放弃了,不!

  或许袁绍从来就没有一打到底的打算,他只是用这个名头来忽悠自己。

  袁绍真正的打算,根本就是当一方诸侯!亦或是比一方诸侯还要更进一步……

  而他被袁绍忽悠的在这里浪费了半年时间征兵,其他事什么都没有干,反倒是袁绍不声不响的把冀州给夺了。

  曹操终于明白了,袁绍前一段时间为什么跟韩馥打了,这分明就是威逼利诱啊!

  现在人家袁绍是一方刺史主掌冀州,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