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光年

第八十九章我不生产装备,但我是新装备的搬运工(2/3)

  根本就没打算近期搞装备研发。

  所以许多电子试验设备都没有。

  结果确定还是电磁波,但波长已超出一般通讯使用的波长,反正一堆专业名词江力也不懂。

  就只知道理论上,飞行服和鱼的通讯距离可以超过二百公里。

  而且信息部门说和一般的长波通讯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得找专业人士。

  二百公里正好和飞行服的作战半径相当。

  也就是说,可以用鱼前出二百公里充当飞行服的眼睛。

  对付超音速飞机可能比较困难,本身鱼也不是对付空中目标。

  但是对付舰艇可就轻松了。

  赵銎突发奇想:“要不,我们试试看飞行服能不能在水里行进?反正装备了氧气瓶。”

  刘文川眼睛一亮,当即撸起袖子说干就干。

  从几个被刘文川调来协助的阿兵哥里挑选了一个潜水能力强的穿戴上飞行服。

  经过短暂的操作培训后负责下水。

  本来这事让江力去最合适,他有离落,即便飞行服在水里浮不起来,江力也能上水面。

  但这就无法得到真实的试验结果,所以还是让其他人上。

  尤其是让只经过短暂培训的人来操作,真成功了就更能体现出飞行服的价值。

  反正江力早就偷偷让离落分离出一部分潜到了水底,真出事了离落可以伪装成海豚托举人上浮。

  必要的保护措施也不会少,海面上准备了五艘快艇散落着,确保能第一时间赶到。

  蛙人也调了几个过来,一艘快艇上配四个蛙人。

  所以当两辆猛士一前一后的开到时候,竟然没人理会,都在聚精会神盯着海面看。

  大约十多分钟后,远处海面上一个身影冲天而起,直插云霄。

  刘文川顿时一个轻跳,右手高高举起然后挥下:“耶~!”

  如果不是刻意控制着,刘文川就跳起老高了,不符合一个被大兵们叫作首长的称号。

  至少目前已经证明了飞行服能在水下行进,就是不知道速度如何,驾驶者能不能操作自如。

  等人回到岸边,大家听到身后响起爽朗的笑声:“哈哈,来的早不如来得巧哇,小刘,你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足够大了。”

  “首长!”刘文川和几个阿兵哥连忙转过身面对来人站好。

  “刚才那一幕很精彩啊,让我大开眼界。”眼前有五个中年军官,最中间的两个是个两杠四星星,剩下三个两杠三星。

  应该是警备区的老大几乎都来了。

  “报告首长!”试飞的阿兵哥连飞行服都没来得及脱,上前一个敬礼,“我想撤回我的申请!”

  “哟呵,这是看到新装备了,舍不得走了?”首长打趣道,“符合留下来的条件的,不想走就不走,多带出几个新人也是好的嘛。”

  “是!”阿兵哥激动得说话声都颤抖了,却是回答得非常响亮。

  看样这个阿兵哥八成是特别优秀的一个。

  “小刘啊,以后你就多和这几个地方上的同志走动走动,有些忙需要我们帮的,我们能帮得上的,就不要再请示了。”首长首先给江力示了个好。

  “是!”刘文川回答得干脆。

  能让警备区帮什么忙呢?

  无非就是测试方面提供方便,至于其他方面的,即便刘文川肯帮,江力大概也不敢叫。

  之前就已经说过二十四小时开放,现在可能就是多个必要时可以提供警戒守护。

  比这更进一步的合作就是派驻军代表,有这个联系在,一般机关就不大敢乱刁难,像上次的市场监督一样随随便便来个人就可以检查。

  东力现在的情况还达不到派驻军代表的地步。

  西南那边关于鱼的研究肯定是有结论。

  一个产品不足以让东力跻身于军地合作企业的行列,何况鱼的生产不在东力。

  但飞行服出来后就不一样了。

  哪怕东力依旧决定让西南那边接手,也改变不了东力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企业的事实。

  我不生产装备,但我是新装备的搬运工。

  如果说一个是巧合,两个是运气好,那么现在是鱼加电池加飞行服三个。

  就不是巧合和运气能说明问题的了。

  在这点上,GA比警备区更了解东力,所以鱼一出来就在海通大厦前设了个警务室,表面是隶属于JC局,实际是GA的人。

  接着刘文川又向首长介绍了今天上午的测试结论。

  “蒋涛!”

  “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