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光年

第七十四章 挑花眼了(2/3)

1" class="gcontent1">

  没办法,东西实在太多,让人眼花缭乱。

  小到微型机器人,大到能容纳数万人的航天器。

  也幸亏是虚拟空间里,想去哪意识到了就到了。

  否则在现实里,甭管有多先进的代步工具,一艘航天器就能让江力跑断腿,何况航天器还那么多型号。

  新鲜劲过去后,江力的心最终还是平复下来。

  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就只挑自己能带得动得东西。

  目前还是以二十升左右的体积为界限。

  当然也必须看这些东西后续能不能形成系统性。

  因为已经让东哥去找仿生无人机的合作伙伴,所以仿生的小型机器人就列为了优先挑选对象。

  当然那些大型的装备碰到了,江力也会花点时间去瞧一瞧。

  很多时候,一个黑科技的诞生并不是所谓的某些方面的突破,而是一个观念的突破。

  许多人在没有碰到看到某些设计的时候,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该怎么实现某个功能。

  然后,当他看到实现了他想要功能的近似设备的时候,他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

  科技的发展多数情况就是在这样一个一个的恍然大悟之中一点一点的积累。

  然后量变引起质变。

  虽然不如理论上的突破来得石破天惊,但却是常态。

  ......

  在蓝星向东哥展示仿生蝙蝠的做法有些失策了。

  天河翼没有蝙蝠。

  而离落化身成的蝙蝠并不是蓝星传统意义上的机械传动。

  是一个一个的微型机器人根据天翼观察到的蓝星蝙蝠的运动方式而联动的结果。

  所幸东哥应该不至于把离落变的仿生蝙蝠交给别人,最多只会提供视频和近距离的照片。

  否则江力真不知道会不会被发现离落的秘密。

  毕竟七子学校和国字头的机构有啥好东西是不会完全公布的。

  就像被人惊呼有多先进多先进的丑国某机器人公司的机器狗,按江力的学长说的:

  学校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排雷,运输都不在话下。

  所谓让你看到的都是已经有些落后的说法就是如此而来。

  服役一代,试产一代,在研一代,预研/立案一代。

  而公布的必定是服役的,但是服役的未必全都公布;

  试产的是已经完成全性能验证成功,只是可能需要一些小改,而且暂时没有形成量产;

  在研的是已经在理论上基本没有需要攻关的,所欠缺的就是部件的精雕细琢;

  立案的则是已经在理论上获得突破的,需要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物的验证过程。

  当然还有更先进的装备,不过江力只看一下简介就决定以后再看的。

  比如行星飞船,简介说的就是把一颗类似天河翼一样大的行星,整体改造成一艘飞船的技术。

  不说以蓝星目前的技术能力,即便是有这个技术能力,蓝星的资源也完全支撑不起一艘行星飞船所需。

  所以这个技术不是蓝星近期内需要的技术。

  但是那能容纳数万人的航天器却恰恰是胖哒国需要的,早先胖哒国就已经披露航天方向之一是研究尺度达到几千米大小的航天器。

  一艘航母上的人员通常都有几千人,而航母的尺寸也不过二三百米。

  以此类推,几千米尺寸的航天器能容纳的人至少上万,虽然不一定需要这么多人,主要看航天器的用途。

  人造太阳也有,从最小一百多立方米的到几千立方米大的都有。

  人造太阳只是一个通俗说法,确切说就是核聚变反应堆。

  能量收集起来进行再分配利用可以做发电厂,也可以像天河翼一样通过能量场给各生活区的设施提供能量;

  能量不收集而是直接外放,并且让其绕行星飞行就是人造太阳。

  最后,江力挑了一款仿生鱼。

  这款仿生鱼从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

  但是它却不是用在天河翼的,而是天河人用于那些可能拥有生命的星球科考。

  能演化出生命的星球必定有磁场,而且不会太弱。

  这款仿生鱼能利用地磁发电。

  平时就像一条鱼一样顺着洋流漂不耗费一丝能量,利用地磁发的电虽然微弱,但几天几十天的电量储存起来也是不少的一笔。

  让江力选择这条鱼的原因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它储存能量的方式是在天河人眼中非常原始的电池。

  原始的东西未必就是落后的,只要适应它的使用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