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改变主意(1/2)
“麻烦问一下,你们说的江总,是刚才开红光的那位吗?”在树荫下呆着依旧感觉闷热,又不敢把领带解开。
万一客户中间出来了呢?看到他衣冠不整岂不是很丢脸?
堂堂的常青藤名校毕业的HK人可不能在这帮土包子面前丢脸。
想到先前俩保安背地里的嘀嘀咕咕,终于又鼓起勇气上前打听。
小林上上下下捞一眼,问:“岭南的,还是HK的?”
“HK的,HK的,同胞,同胞。”为了消息,也为了再争取一次能进去吹空调,Woody不得不忍气吞声。
“难怪。”其实小林在看到这个家伙这么闷的天衬衫纽扣也不肯松,领带也不肯解就有所猜测了。
就跟那些到处拉人卖保险的人一样。
又斜眼瞟了下:“你打听那么多干什么?”职业敏感让小林对眼前这个家伙警惕起来,全国各地,就属HK那边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的人最多。
吃里扒外的人也非常多,这些人为了点钱,什么家国?什么情怀?通通都可以放到一边去。
早年刚开放的时候,内地人去HK旅游,可没少被人坑。
要过的第一关就是出租车,那些出租车司机蔫坏,偷偷在车门夹层里装个机关,等内地来的乘客手一扶上车门玻璃,就按下遥控开关。
钢化玻璃车窗就应声而碎,于是就向内地游客索赔。
不是赔一点,是高额索赔,动辄上千。
在那个年代,钢化玻璃,尤其是带弧度的钢化汽车玻璃奇贵无比,小小一块就要上千。
玻璃险也就应运而生。
这种情况一直到十几年前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钢化玻璃不再很贵,一平方也才三五十块钱。即便是夹层安全玻璃也大幅度的降价了。
但许多车厂依旧沿袭了以前的观念,一块玻璃依旧要上千,但真懂的,买副厂的玻璃能省下好大一笔,副厂的玻璃钱还没玻璃险贵。
八九十年代的上千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
还有前些年的毒奶粉事件,许多内地父母不敢再给幼儿吃国产奶粉,但国内进口奶粉又鱼龙混杂,许多就是贴个进口奶粉的牌子,骨子里依旧是国产的。
于是就托去HK的亲友带奶粉进来,就是为的一个质量保证。
结果一定时间内造成HK奶粉脱销,供应紧张。
这帮人呢,供应紧张不是去考虑着怎么加大调配量,从临近国家或者地区的仓库调货,而是出台限制内地区的人每人最多只能买两罐!
多买的,被抓到了,轻的全部没收,重的课以罚款。
而事实上,奶粉在整个蓝星都不是紧俏物资,并不存在囤积居奇的可能,缺货了,直接从周边调货,也就一两天就能补齐了。
......
这些人长期赚着内地的钱,喝着内地输送过去的水,吃着内地人省下来也要保证他们供应的肉蛋奶。
还狗眼看人低,以前在海通大厦,小林可没少听老管说起江总最讨厌的人里,棒子排第一,脚盆鸡排第二,HK人就要排第三。
一个个仗着出去方便,见的比人多一点,就人模狗样的瞧不起内地人。
甚至连他们挑粪的都自觉高人一等。
当然也不是说都是这样,但狗眼看人低的比例有些高罢了。
甚至于比坡县人看不起胖哒人的比例还要高很多。
......
“没干什么,就是我跟江,呃,江总是以前的同事,听你们这么说起来,似乎跟他很熟,我呢,好多年没见到他了,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当上老总了。没别的意思,没别的意思。”
“哦,江总啊,就是开了个厂吧,我有些兄弟在他厂子里讨生活,我偶尔去兄弟那窜窜门,去他们食堂混口饭吃,就认识了。”
“哦?开了个厂?什么厂呀?有多少人?”职业的敏感让Woody直觉得抓住了什么。
搞机械手上有点技术的,出来自己开厂大多都还是搞本行。
难怪会问起自己这边的客户是什么客户,得亏守口如瓶没有说,Woody边想是边庆幸不已。
“哦,一个饮料厂,百来号人吧。”小林想了想,嗯,活水算饮料吧,算......吧?
“那我看他开个红光,还来这里看别墅?是不是还兼着做装修呢?”一听是开饮料厂的,Woody心里的石头就放下来。
江力的能力是有的,当年刚入职一个月就顺利的通过了总部的考核被送出去培训,而许多人入职都两三年了,考核都没通过。
而且三江省也是江力从零打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