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光年

第三百章 又被拦下了(1/2)

  江力没有去给刘文川他们送行。

  在璐市时东力公司和警备训练基地只是一墙之隔,俩大男人天天见面烦都烦死了。

  还是大半夜的。

  倒是第二天一早,江力就去工地领着肖羽上山去了,本来应该出发回转天河翼,但看得出来肖羽意犹未尽。

  虽说这次回去后大概率下次还会是肖羽来,但万一呢?

  所以,江力决定再等一天,带肖羽领略一下江家村周边有人生活痕迹但没有刻意去影响的生态是什么样的。

  六七月的季节正是苦菜大量冒尖尖嫩芽的时节,也是苦笋大量生发的时节。

  不管是摘苦菜还是撅苦笋都不是一项需要什么技术的活,所付出的,就是时间和不停地弯腰而已。

  不像挖冬笋,那确实是需要一点技术的。

  会挖的,走两步,瞄一眼,一锄头下去,就是一颗冬笋。

  不会挖的,就是把竹林都翻遍了,也挖不出几颗。

  挖冬笋需要先看竹子,先找最新的竹子,也就是当年春夏刚长成的竹子,然后在这颗新竹周围找比它老一年的两年竹。

  如果要保险一点,就再在两年竹周围找更老一年的三年竹。

  如此,三年竹,两年竹和一年竹就形成一线,这线就是地下竹鞭的走向,这线不会很直,但也不会歪得离谱。

  经验丰富的,有新旧两棵竹就足够找到线了。

  于是就沿着这条线找地面上的小隆起,一锄头下去,基本就没跑。

  不会找的人就只知道低头找隆起,殊不知这些隆起很可能是竹鼠挖的,不是冬笋拱的。

  甚至这些隆起可能是别人的恶搞。

  所以有人常常是一锄一颗冬笋,一锄一颗冬笋;有的人则十几锄下去才能挖到一颗,

  效率高下立判。

  早年间,竹林还没有承包时,这些挖笋的技巧都是一些人的不传之秘,不肯说的。

  因为他们要靠这个技能比别人多挖到冬笋,多卖几个钱给女儿扯红头绳,给儿子攒媳妇钱。

  春笋,苦笋,这些都是已经冒出头的,有眼就能摘的。

  春笋便宜冬笋贵也有许多人不会挖冬笋的缘故在里面。

  苦菜是夏天消暑的好伙伴。

  顾名思义,苦菜是苦的,吴县人喜欢吃苦菜,新鲜的,当蔬菜清炒来吃,或者和猪小肠一起煮汤。

  吃到嘴里,苦的,但吃完后,口腔粘膜经过这种清苦的洗礼之后,原本在口腔里的各种不适都没了。

  或者苦菜焯水后晒干了,这时候就和排骨或者大骨头一起煮。

  煮的时候楼上楼下,方圆几十米范围内都能闻到苦菜干独有的臭脚丫子味。

  可是也怪,闻着这么臭的,吃到嘴里却很香。

  和臭豆腐有得一拼。

  苦笋和苦菜都是江力爱吃的,偏偏这俩样很少有人卖的。

  而且今年合作社都被江力调动起来盖大棚,养鸡养鸭养鹅养鱼等等,江家村人哪里有这个时间去摘苦菜撅苦笋来卖?

  能抽个空上山搞点自家吃就已经不错了。

  而在此之前,他们就已经错过了蕨菜的采摘季。

  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江力只能自己上山弯着腰撅着屁股的一芽一芽苦菜摘着,一根一根苦笋撅着。

  也不是没有收获的,撅着苦笋和野菜的江力竟然碰到了好几枞的红菇。

  红菇甜,尤其红菇鸭汤,红菇排骨汤,特别的鲜甜。

  但是红菇也有假的,而且很多。

  假的红菇叫满山红,从名字看就知道这玩意一冒发起来就是漫山遍野,没人吃的玩意。

  长得跟真的红菇非常像,必须得努力的闻,仔细的辨认才能分辨得出来。

  香味上,真红菇闻着有一股鲜甜,这个鲜甜浓到闻起来似乎有一股霉了的味道,但这并不是发霉,满山红则只有淡淡的菌香。

  形状上,真红菇的菌柄晒干后会起皱,满山红的晒干后依旧是光溜溜的。

  颜色上,真红菇菌盖红得中心发紫乃至发蓝;而满山红的菌盖就只是纯粹的红。

  虽然有香味,形状和颜色的区别,但满山红和红菇在这三个方面的区别并不是非常明显,没什么经验的人不容易分辨。

  于是各大城市商场里卖的红菇竟然比在产地收的红菇还便宜,夸张的能便宜到一半往上,有点良心的卖参杂了满山红的,黑了心的则全是满山红。

  江力本来是领着肖羽上山撅苦笋的。

  红菇的季节差不多已经尾声,而且红菇要冒发的前提是得下雨,因此在吴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