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九十四章 渡河而击!(2/3)

领也纷纷附和,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苏允摇头轻笑,道:“大家别劝了,我意已决,此次渡河意义重大!

  这一次乃是行险,行险之时,士气乃是最为关键的,若非我亲自带队,怎能鼓舞士气?

  再说,将士们为了延安府浴血奋战,我又怎能贪生怕死?”

  将领们闻言顿时没有说话了,随即苏允下令全军开始准备。

  此次苏允带领了三千静塞军精骑,便是为了张猛而来。

  说罢,苏允走出营帐,大步踏进雨中,来到校场,立即召唤起来士兵。

  顿时军营之中军哨声急遽响起,整个军营顿时轰隆声响起,不过半刻钟时间,全副武装的三千骑兵便聚集了起来。

  苏允吩咐所有骑兵都将马上带着的所有随身辎重尽皆扔下,除了作战时候用到的盔甲武器外,只带一天的粮食,其余的东西全部都就地扔下。

  将领们忧心忡忡,但骑兵们一个个神色坚毅,毫无惧色。

  苏允亦是手一挥,随后率先骑马冲向无定河。

  两刻钟后,三千骑兵来到无定河畔,苏允望着湍急的河水,深吸一口气,率先牵着马踏入水中。

  冰冷的河水瞬间没过他的脚踝,寒意刺骨,但他没有丝毫退缩。

  士兵们见状,也纷纷跟随其后,踏入河中。

  大雨如注,河水汹涌,不断冲击着他们的身体,马匹在水中艰难地前行,不时有士兵因水流冲击而站立不稳,但他们紧紧抓住缰绳,互相扶持。

  河中暗流涌动,不时有漩涡出现,将靠近的士兵卷入其中。但静塞军士兵们勇猛无比,无所畏惧。

  有的士兵被河水冲走,却依然高呼着口号,鼓励着同伴继续前进。苏允在河中大声喊道:“儿郎们,为了延安府,冲啊!”

  士兵们齐声响应,声音响彻河面。

  经过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三千骑兵渡河成功,苏允让人点了一下数量,竟是有三四十个士兵被河水冲走!

  苏允神色阴沉,手持长剑,高声喊道:“儿郎们,今日便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冲垮宋军,杀!”

  言罢,他一马当先,向着宋军营地疾驰而去。

  三千骑兵紧随其后,马蹄声如雷,仿若大地都在颤抖。

  张猛此前虽做了防御部署,在河岸设置了拒马、鹿角等障碍物,挖掘了壕沟,还布置了强弩手。

  但在这秋日的风雨中,部分拒马被河水冲得七零八落,强弩手们在风雨中视线受阻,反应迟缓。

  宋军营地外,负责警戒的哨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

  他们慌乱地敲响警钟,然而那钟声在呼啸的风雨中显得有些微弱。

  宋军士兵们从营帐中匆忙涌出,有的还未穿戴整齐盔甲,手中的兵器也拿得歪歪斜斜。

  原本就因朝堂党争而低落的士气,在这一瞬间彻底崩溃。

  静塞军骑兵们冲入宋军营地,犹如虎入羊群。

  他们挥舞着长刀,刀光闪烁,在风雨中划出一道道致命的弧线。有的骑兵冲入敌阵,利用马匹的冲击力,将宋军士兵撞飞出去;

  有的则与宋军展开近身搏斗,长刀上下翻飞,鲜血四溅。

  静塞军配合默契,有的负责正面冲击,打乱宋军的阵型,有的则迂回包抄,切断宋军的退路。

  此时的张猛正在营帐中与幕僚商议该怎么整顿军心之事,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尖锐的呼喊声夹杂着兵器碰撞声,打破了营帐内的宁静。

  张猛皱了皱眉头,不悦地命一名亲兵:“出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亲兵迅速撩开帐帘,冲了出去。

  没过一会儿,那亲兵连滚带爬地钻进营帐,脸色苍白如纸,声音颤抖地汇报:“将军,大事不好!静塞军已经冲破了外围防线,开始冲击营寨了!”

  张猛闻言,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双眼圆睁,难以置信地说道:“这怎么可能?他们是如何渡过无定河的?”

  张猛心中充满了震惊与恐惧,他怎么也想不到,苏允竟有如此胆量,在这河水汹涌之时强渡无定河。

  张猛迅速穿戴好盔甲,手持长枪,冲出营帐,大声呼喊着士兵们的名字,试图组织抵抗:“儿郎们,不要慌乱,稳住阵型,给我杀回去!”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与靠近的静塞军展开厮杀。

  然而,混乱的局面已非他所能控制,士兵们只顾着逃命,根本不听指挥。

  宋军的营帐在战火中纷纷燃烧起来,滚滚浓烟在风雨中弥漫,呛得人睁不开眼。

  在这混乱之中,宋军的指挥系统彻底瘫痪,士兵们四处逃窜,溃不成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