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九十三章 乌烟瘴气!(4/5)

阻挠清查泄密案,他们才是真正的心怀不轨,与延安府逆贼也有勾结。

  呵呵,那范纯仁当年对那苏允可是十分欣赏的,说不定那密约便是范纯仁给苏允看的!”

  当这样的话传扬出去之后,朝堂之上,双方的矛盾便彻底爆发了。

  当范纯仁将弹劾奏章呈递给高太后时,刘挚也立刻出列反驳。

  他义正言辞地说道:“太后,范纯仁这是在污蔑臣等。

  臣等一心为朝廷清查内鬼,却遭他们恶意中伤。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党羽,不惜阻碍朝廷的正常运作,如此行径,才是真正的危害社稷。”

  范纯仁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刘挚说道:“刘中丞,你颠倒黑白,假公济私,还敢在此狡辩。

  你所做的一切,朝堂上下有目共睹。”

  大臣们纷纷站队,一时间朝堂上争吵声此起彼伏。

  高太后看着混乱的朝堂,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此时正值与延安府战事关键时刻,朝廷内部却陷入如此激烈的党争,实在是不利于大局。

  她怒声喝道:“都给哀家住口!如今大敌当前,你们不思如何应对战事,却在此党同伐异,置大宋江山于何地?”

  一时间满朝文武尽皆默然。

  然而,双方的争斗岂会因为高太后的呵斥而停止。

  吕大防、范纯仁一派继续在朝堂上弹劾刘挚等人,而刘挚一方也不断为自己辩解,时不时便会反咬一口。

  而在查索范吕两派官员的事情上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变本加厉,一时间诸多官员纷纷落马。

  这场党争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了前线战事的部署。

  负责粮草调配的官员因卷入党争,工作受到影响,导致东路大营的粮草运输出现延误。

  前线将领们得知朝堂的混乱局面后,也人心惶惶,士气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

  与此同时,在延安府,苏允正与幕僚们商议着应对之策。

  他手持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汴京朝堂的混乱景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渡远果然天生是吃这碗饭的,朝廷整了那么多的活,他就搞了这么一出,这朝堂之上,便已乱成一锅粥。

  那高太后想必此时已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王抱朴在一旁笑道:“先生妙计,这童谣与密约的传播,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大宋朝堂的心脏。

  如今他们内部自顾不暇,正是我们加强防备,准备迎击宋军的好时机。”

  苏允闻言笑了起来,道:“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大宋朝历来如此罢了,党争……嘿嘿,党争好啊!”

  他随即目光坚定望向关中方向,道:“……不过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说到底,舆论战要打,这是关系到战争潜力的事情,但当下的十几万宋军,却是我们的燃眉之急,须大意不得。

  清澜,你要密切关注宋军的动向,以及周边势力的态度。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平子澄微微欠身:“先生放心,我已安排了大量眼线,散布在宋军周边。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

  汴京朝堂上,党争的战火越烧越旺。

  吕大防、范纯仁一派察觉到刘挚等人并未因高太后的斥责而收敛,决定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

  范纯仁联合数位元老重臣,在朝堂上再次发难,他们以辞官相逼,要求高太后彻查刘挚等人的恶行,还朝堂一片清明。

  吕大防在旁慷慨陈词:“太后,如今朝堂被刘挚之流搅得乌烟瘴气,若不加以整治,大宋危矣。我等愿以辞官为谏,只求太后明察。”

  刘挚一方也不甘示弱,王岩叟四处奔走,联合朔党成员,上书弹劾吕大防、范纯仁把持朝政、结党营私,声称他们才是导致朝廷混乱的根源。

  朝堂之上,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局势愈发紧张。

  高太后看着满朝文武的争斗,心中又气又急,却一时难以找到平息纷争的办法。

  在大宋朝堂上,随着党争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官员被卷入其中,朝廷的正常运转几乎陷入停滞。

  高太后无奈之下,只得召集几位德高望重的元老进宫商议,试图找到解决党争的办法。

  然而,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元老们也一时难以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他们倒是分别寻了刘挚、吕大防、范纯仁等人进行调和,但党争一起,又岂是他们这会儿可以控制得住的?

  党争的核心是权力和资源的争夺。

  不同派系的官员往往与地方豪强、士族、商业集团等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旦党争开启,既得利益者会全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