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八十八章 为有故人来!(3/4)

鲜美的鱼汤。

  醒来之后,苏允发现枕头已经湿了一半。

  苏允不怕前路艰难,在苏学会、静塞军最为艰难的时候,苏允都不曾有过踌躇,但远方的牵挂,却是让苏允不禁泪湿头枕。

  半夜醒来,苏允却是睡不着觉了,便出了屋子,发现月色如水,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允不由得笑了起来,是了,还不曾见过张怀民呢!

  苏允看着天上的明月,轻轻笑了笑,道:“叔父,你等着吧,等我统一了中国,到时候咱们便可以团聚了!”

  苏允的目光忽而坚定了起来。

  次日清晨,苏允早早来到府衙,召集苏学会的核心成员与静塞军的主要将领。

  众人齐聚一堂,看着苏允虽面带倦容,却难掩眼中的坚毅与决然。

  苏允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诸位,我们近一年时间都是在加速发展延安府,应该也积攒了不少问题,大家可以说说,都遇到了什么问题,咱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一下。”

  王抱朴起身,拱手道:“先生,如今延安府在农业、工业、教育等方面均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

  我认为,应加大对商业贸易的拓展力度,不仅要巩固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还需派遣商队,探索更远的商路,将延安府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以此积累更多财富,反哺各项建设。”

  苏允微微点头,目光投向军事将领郑朝宗:“朝宗,军事方面,如今我们虽有静塞军六万之众,但缺马问题依旧严峻。

  西夏与吐蕃虎视眈眈,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与应变能力。”

  郑朝宗抱拳应道:“先生,末将建议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军事训练的强度与针对性。

  同时,可在民间选拔一批身体素质过硬、吃苦耐劳的青年,进行预备役训练,作为静塞军的后备力量。

  另外,我们还需研发新型兵器,弥补战马不足的劣势。”

  苏允沉思片刻,说道:“此事可行。我们已经成立专门的兵器研发小组,集中苏学学子中擅长机械制造、物理研究之人,全力投入兵器研发。

  你们军中可以派出工匠联合一起研究,不仅要提升兵器的威力,还要注重其便携性与实用性。”

  这时,负责情报工作的平子澄上前一步:“先生,据我们的情报网传来的消息,西夏梁乙逋虽暂时未对延安府发动大规模进攻,但在边境地区小动作不断,似在集结兵力。

  同时,宋廷那边,虽目前因内忧外患无暇顾及我们,但朝堂之上对延安府的讨论从未停止,有部分官员主张趁我们羽翼未丰,尽早剿灭。”

  苏允目光一凛:“看来,我们的平静日子不会太久了。

  清澜,你要进一步加强情报收集工作,密切关注西夏与宋廷的一举一动,务必做到情报准确、及时。”

  平子澄赶紧应是。

  随后又有其他人纷纷汇报自己手上负责的工作,苏允亦是一一作答。

  待得众人都提过了问题,苏允却是屈指敲了敲桌子,让已经有些疲倦的众人精神顿时一振。

  因为他们知道,先生这幅作态的时候,定是大事了。

  果然,只听得苏允道:“西夏、吐蕃看样子又要寇边。

  而宋朝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估计已经缓过一口气来。

  接下来延安府和平发展的时间或许已经过了,咱们也要未雨绸缪了,或者说,要先发制人了!”

  苏允扫视了众人一眼,道:“咱们虽然在大力发展延安府,但延安府土地太过于贫瘠,物产过于单调,土地人口都太少,我们要突破,便要获取真正的根基之地……”

  “关中!”郑朝宗激动起身,大声道:“先生,咱们取关中!

  先取关中富饶之地,有了先秦故地,我们便可以如同先秦一般,东可拒宋,西北可制西夏!”

  “没错!关中地理可为龙兴之地,大山环绕,关隘险绝,一旦咱们占据关中,依靠关中的地形以及土地,咱们可以获得一个可以稳定发展的根据地。

  到时候再取川蜀富饶地,一旦取得这两块地方,那么我们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可以制胜天下的势力!”

  韩幼安亦是激动起身。

  其余人亦是神色振奋,纷纷想要起身发言。

  苏允看着激动的众人,抬手示意大家冷静,缓缓说道:“诸位所言极是,关中之地,乃天下之脊,战略意义重大。

  但攻取关中,绝非易事。西夏对关中虎视眈眈,宋廷也必定重兵防守。我们需从长计议,制定周全之策。”

  周行己沉思片刻,开口道:“先生,依学生之见,我们可先派遣精锐斥候,深入关中地区,详细打探地形、兵力部署以及民生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