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七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内?(今日7.2k哈)(3/3)

更是乱套,兵和将分开,士兵们训练的时候松松垮垮,国家花了那么多钱粮养着他们,可战斗力呢?弱得可怜。

  面对西夏的侵扰,一次又一次吃败仗,丢了一座又一座城,丧权辱国。

  再看老百姓,赋税重得像山一样,压得大伙喘不过气,矛盾那是一触即发。

  就宋朝这副内忧外患的模样,就好比那摇摇欲坠的破房子,根基都烂透了,垮台是迟早的事儿,败局已经注定!

  再说说西夏,虽说他们民风强悍,骑兵打仗看着挺厉害,可他们那地方土地贫瘠,物资少得可怜。还老是跟宋朝打仗,穷兵黩武,国力消耗巨大,经济根本撑不起长期的战争。

  国内各个部族之间矛盾重重,就像一盘散沙,根本没法团结起来形成强大的力量。而且他们文化底子薄,制度建设也粗糙得很,跟咱们中原王朝比起来,差得十万八千里。

  眼下他们在边境上看似占了点便宜,可从长远来看,等资源耗尽了,内部再一乱起来,走向衰败那是必然的!

  还有辽国,现在也是强弩之末,贵族阶层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腐朽透顶,一点儿进取的心思都没有。

  长期的和平让他们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弱,对北方各个部族也管不住了。他们国内经济就靠游牧那点事儿,结构太单一,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根本没办法应对。

  再加上跟周边国家关系都不好,到处树敌,要是哪天陷入多线作战,那肯定顾头不顾尾,只能走向灭亡!

  回过头看看咱们绥德军,那可完全不一样!

  咱们军民一心,就像一个人似的,面对敌人同仇敌忾。将士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好汉,训练有素,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保家卫国的大志向。

  咱们把西夏都给击退了,这就证明了咱们强大的军事力量。在经济建设方面,咱们大力发展工业,工坊一个接一个地建起来,技术也不断革新;

  重视农业,奖励大伙开垦荒地,粮食产量蹭蹭地往上涨;还积极跟周边做生意,物资丰富得很。

  在文化上,咱们传承着中原的文明,又能吸收各种好的东西,大伙的心都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咱们有清晰明确的发展规划,有一股为了理想不怕困难、拼命奋斗的劲儿!

  全体绥德军的同胞们!咱们现在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这是老天爷交给咱们的重大使命!让咱们携手并肩,鼓足无畏的勇气,坚定必胜的信念,去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挑战!

  我坚信,要不了多久,咱们就能把四方都平定下来,让绥德军的大旗在华夏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高高飘扬,实现这伟大的统一大业!胜利,一定是属于咱们的!】

  苏允放下笔,仔细又看了一遍,觉得就算是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够看懂听懂之后,才算是满意点头,随后让人将这文书送去平子澄那边去,可以作为宣传的文本。

  舆论的高地,你不占领,别人就回来占领。

  苏允这个穿越者,自然明白这个道理,现在绥德军正处于思想混乱之时,思想工作可得做好做扎实了,否则别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不信且看后世美国在全世界搞得颜色革命,无论是多富裕的国家,一旦内部生乱,什么工业、商业,一乱起来全都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