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绥德如嚼铜丸,徒损牙口而不得果腹!(3/4)

左厢神勇军司大军粮道!

  最新消息,先生已经烧毁两万左厢神勇军司粮仓,并且不断袭击从银州运粮过来的运粮队,以至于两万神勇军已经缺粮数日。

  而原本打算攻击延安府的野辞部的粮道也被先生所截断,如今已经退却回无定河畔,今晨更是与神勇军发生械斗,人心已经乱了。

  虽然当下还不能保证西夏大军会知难而退,但绥德军至少目前已经是安全了,除非梁乙逋放弃整个大战略,来跟我们绥德军死磕,否则就必须得退!

  所以咱们发展工业的计划也该动起来了,大家觉得如何?”

  毕太华笑道:“我觉得没问题,早一日将工业发展起来,咱们绥德军便能够早一日有底气。

  先生说了,以工业维度为战略纵深,比用地理空间为战略纵深还要可靠得多!”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他们对苏允的判断自然是信可的。

  王抱朴见众人意见统一,便说道:“既然大家都赞同,那请工房主事周行己发言,看看接下来该如何执行,又需要各方作何配合。”

  周行己起身点头,笑了笑,道:“这工业大计划,首当其冲便是冶铁。

  我已命人勘探过,绥德军周边山脉中蕴含着丰富的铁矿,可在清边寨附近选址建造冶铁工坊。

  此地地势开阔,且靠近水源,利于工坊运作。”

  王抱朴道:“周主事,这冶铁工坊的建造,需大量人力与物力。

  如今虽有民夫可用,但缺熟练工匠,不知从何处招募?”

  周行己道:“此事我已思虑周全。

  一方面,可从军中挑选心灵手巧、对机械有兴趣的士兵,加以培训,充实工匠队伍;

  另一方面,派人前往周边州县,以优厚待遇招募民间铁匠,尤其是那些曾在官营作坊中做工的,他们经验丰富,定能助力工坊发展……”

  说到这里,他眼神颇有些狡黠,道:“……西北这边工匠最多的便是西军,西军现在正在应对西夏的攻击,因此对工匠保护有些疏忽,何不请先生与海夫出手亲自去请一些回来?”

  众人闻言顿时大笑,纷纷称赞此计甚妙。

  所谓亲自去请,其实就是去掳掠西军的工匠回来罢了。

  这时,负责后勤的赵管事面露难色,开口道:“诸位官人,建造工坊所需的木材、砖石等材料,筹备起来恐非易事。

  如今绥德军刚经历战事,物资储备本就有限,且运输也多有不便。”

  王抱朴沉思片刻,道:“木材可组织民夫在周边山林砍伐,按规矩有序开采,切不可过度破坏生态。

  砖石则可在本地烧制,即刻着手建造砖窑、瓦窑。

  至于运输,除了征用民夫与车辆,还要与各堡寨协调,建立起完善的物资转运体系……”

  众人商讨许久,各项事务逐渐有了眉目。

  待众人散去,王抱朴独自留在政事厅,仔细审视着各项计划的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在无定河畔,苏允正率着静塞军隐蔽在山林之中。

  望着远处西夏营地的混乱景象,苏允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郑朝宗凑到他身旁,低声道:“先生,西夏大军如今人心惶惶,咱们要不要趁胜追击,再给他们来个致命一击?”

  苏允想了想,随后微微摇头,道:“不可。如今西夏各部族虽已乱了阵脚,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贸然进攻,我们未必能讨到好处。

  况且我们的目的并非彻底击溃他们,而是要让他们知难而退,为绥德军争取发展的时间。”

  海夫挠挠头,疑惑道:“那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做?总不能一直在这儿干看着吧。”

  苏允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道:“我们继续骚扰他们的粮道,另外,做出随时袭击的假象,将他们钉死在这里,我倒是要看看梁乙逋急不急!”

  海夫听闻,眼中一亮,竖起大拇指赞道:“先生高见,这一招定能让梁乙逋坐立难安!”

  几日后,银州大营内,梁乙逋收到多封加急军报,皆是关于粮道被袭、军心不稳的消息。

  与此同时,营中也开始流传左厢神勇军司被静塞军数万精锐围困的传闻,士兵们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梁乙逋怒不可遏,将手中的军报狠狠摔在地上,咆哮道:“苏允,你这小儿,竟敢如此戏耍我!”

  他在帐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应对之策。

  此时,一名心腹谋士小心翼翼地进帐,低声道:“国相,如今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攻绥德如嚼铜丸,徒损牙口而不得果腹,若再僵持下去,恐怕……要不,暂且退兵,从长计议?”

  梁乙逋停下脚步,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握紧拳头,心中满是不甘。

  但他心里很是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