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1989章 航空新时代(第三更,求订阅)(2/3)

  瞧着儿子懊恼的模样,王全福说道:

  “回头我把钱拿给你,等以后……”

  说着,他满脸期待的看着儿子,问道:

  “以后还有机会再过去吗?”

  王英武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答案。毕竟,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再有,也会安排给其它人。

  在家里呆了两天之后,他就乘飞机返回了长安,一回到长安,就直奔的南洋大学。

  毕竟,老王帮了他,现在轮到他帮老王了,南洋大学嘛,好找。

  很快,他就在校友会找到王培伦的资料。

  “南洋航空工业公司?”

  在离开南洋大学时,王英武显然没想到那位王培伦居然是一名航空工程师,趁着时间还早,他就直接驱车去了航空城。

  其实就是一个围绕着南洋航空工业公司建立的一个卫星城,这里既有小柏林,也有小意大利,还有小巴黎。那里居住着来自三国的移民,他们大都在航空工业公司工作。

  这也充分说明了,南洋航空工业来源——源自德国、意大利以及法国。

  甚至就连同这些地区的建筑也大都带着三国的建筑风格,满满的异域古典风情。不过,王英武并不是来这里游玩的,驱车到了公司之后,他就申请了访客证,不过,能不能见到王培伦还要等进一步确认。

  就在王英武在大厅里等待着的时候,在附近的机场上,一群工程师正围绕着一架双尾翼新型战斗机在那里进行着检测。

  这架飞机正XF-3的原型机,它终于按照合同在规定的时间内被制造了出来,而且还完成了首次试飞。

  这架飞机,不仅采用了最先进的电传操纵,而且在机体材料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采用的了大量的钛合金、铝锂合金,而且还采用了大量复合材料,这使得他的重量极轻,但机体却又极其坚固。

  先进的气动设计、先进的材料以及电子系统,再加上强劲的发动机,所有的一切,都注定让这架战斗机不可能平凡。

  不过,现在它的试飞不过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试飞员罗德华的手指习惯在仪表盘上方悬停了一秒——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架飞机与普通的飞机是不同的——它从一开始就使用标准的玻璃座舱。

  传统战机座舱仪表和控制装置数量的增加,很容易导致飞行员“手忙脚乱”,增加飞行员的工作负荷。虽然为了缓和座舱特别是仪表板日益拥挤的问题,设计师们对座舱显示和控制装置进行了整合。

  但是越来越多的仪表,仍然制约的飞机的战斗性能发挥,为此,在军方以及有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采用了玻璃化座舱,即通过“一个平视显示器、两个综合显示器”来提供主要信息。

  平视显示器是为解决飞行员座舱内外观察矛盾而研制的多功能光电显示仪表,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原来显示在仪表上的重要信息,如速度、飞机姿态、敌我信息等,利用光学反射直接投射在飞行员眼前的一块特殊玻璃上。

  这样,飞行员透过平视显示器向前看,就能同步完成战场环境观察和重要数据读取等任务。平视显示器可以使飞行员不用频繁低头观察仪表,第一时间获取关键作战信息和数据。

  而XF-3战它的座舱内部有两个多功能显示器,上方是马可尼公司的广视角衍射平显,HUD下方可以看到控制面板。

  看着眼前简洁明了的驾驶舱,罗德华感慨道:

  “这才是真正的现代化战斗机啊!”

  几乎每一次,踏进这架战斗机的时候,罗德华都有一种感觉——他像是身处于未来一样。

  感慨之余,罗德华报告道:

  “FX,准备就绪。”

  他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出时,地勤人员正从这架三角翼战机的进气口旁撤离。阳光在灰色的机身上流淌,将“南洋航空工业”的徽标照得闪闪发亮。

  塔台传来最后的指令:

  “FX,允许起飞。”

  那台强劲的140千牛涡扇发动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嘶吼,加力燃烧室喷出的尾焰将跑道边的野草烤得焦黄。罗德华感到脊椎被重重压在座椅上——这架原型机的推重比远超他飞过的任何机型。

  毕竟,它拥有是人类史上最强劲的涡扇发动机!

  “加速正常……起飞!“

  机头昂起的瞬间,机场的塔台在视野中急速下沉。

  罗德华瞥见地面上一群工程师们正在记录数据,今天只是一次正常的试飞。

  “爬升率惊人!”

  无线电里传来工程师的惊呼。罗德华看着高度表指针飞速旋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