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366章 合兵二十万围邺城!袁绍咱吃定了,神仙来了也救不了他,我说的!(2/3)

话中似乎别有意味。

  刘备警惕起来,目光转向萧方,正待开口相问时。

  陈到匆匆入帐,带来了一道邺城最新敌情:

  一个时辰后,数十骑魏兵,分从西北东三门出城,趁着楚军还未完成围困时绝尘而去,不知去向。

  刘备眼中疑色顿生。

  现下这种关键时刻,每一名士卒对袁绍来说都尤为宝贵。

  骑兵更是宝贝中的宝贝。

  这种时候,袁绍竟舍得分出数十骑,冒着有去无回的风险出城?

  其中必有图谋。

  “景略,你说袁绍此举何意?”萧方目光落在沙盘上,思绪自邺城北西东三面延伸而去,一幅更为巨大的河北地图,在脑海中凭空浮现。

  思索片刻,萧方嘴角微微上扬。

  “袁绍派出这三路宝贵的骑兵,乃是去搬取救兵去了。”

  “臣适才说过,袁绍必不会坐以待毙,那么想要守住邺城,唯一的机会就是靠外援。”

  “现下河北诸州中,现存的能救袁绍的只有三股势力。

  “其一为东面屯兵南皮观望的袁尚,其二乃西面屯兵壶关的袁熙,这第三路人马便是西北方向,盘踞于太行山中的张燕黑山军。”

  “这三路兵马加起来,也能东拼西凑起近十万杂兵,倘若肯来救袁绍的话,这邺城未必不能守一守。”

  萧方羽扇指着四方,道出了玄机。

  众人恍然大悟,诸将间立时掀起一阵窃议。

  刘备则急叫拿来地图,铺展在了沙盘之上。

  太行山,南皮,壶关所在,尽收眼底。

  “原来如此,看来袁绍并非到了穷途末路,还能垂死挣扎。”

  “这三路人马如景略所说,加起来有十万之众,若真三面前来救袁绍,这邺城一战还真不太好打。”

  刘备眉头深锁,眉宇间蒙上了一层阴影。

  关羽却手一指沙盘,沉声道:

  “那我们就加快围城,以最快的速度围攻邺城,抢在三路人马来救袁绍之下,咱们攻破邺城!”

  刘备眼眸微动。

  关羽所提的方略,倒也不失为破解之策。

  庞统却摇了摇头,说道:

  “邺城一旦被围成孤城,袁绍和其守军无路可遁,必会做垂死挣扎,其抵抗之激烈可想而知。”

  “我军能破城不假,但是否能赶在三路敌军来援前,就攻破邺城,却尚未可知。”

  “倘使介时攻城不下,三路敌军齐聚城外,我军岂非要陷入被内外夹击的境地?”

  庞统这番提醒,令关羽眼中自负稍敛,卧蚕眉不禁也微凝。

  “士元言之有理,我们不能把希望,全都寄托在速破邺城之上。”

  太史慈亦微微点头,手一指地图:

  “臣以为这邺城一战,当以稳妥为重。”

  “大王可先分出三路兵马,分头拒挡三路袁绍救兵,以阻止他们齐聚邺城。”

  “如此我军则无受内外夹击的威胁,大王则可率我主力军团,全力围攻邺城。”

  刘备略一沉吟后,点头道:

  “如此看来,也唯有子义的应对之策,最为稳妥。”

  “不过这般一分兵拒挡敌军三路援兵,我围攻邺城之兵势必要削减,攻破邺城的时间只怕要往后拖了。”

  说罢。

  刘备目光转向了萧方,正待询问萧方的意见时,却见自己这位国相,正盯着地图沉思不语。

  “依臣之见,我们无需分兵,全部兵马围攻邺城便是。”

  “那三路兵马,我料他没一路会来救袁绍!”

  沉思过后的萧方,脸上掠起一抹冷笑,语气别有深意。

  众人皆是一震,无不面露奇色。

  刘备更是精神一振,奇道:

  “景略你何以断定,三路兵马,会无一路来救袁绍?”

  萧方却羽扇一摇,笃定一笑:

  “臣自然有臣的判断,臣不但断定这三路兵马,不会来救袁绍,臣还敢断定,三人之中,这张燕非但不会救袁绍,反倒会归降大王!”

  此言一出。

  刘备精神大振,欣喜的眼神之中,涌起深深惊奇。

  …

  河间郡,南皮。

  郡府内,袁尚高坐上位,正眉头紧锁,左右手各执一道帛书。

  其中一道,乃是武城惨败,袁谭被杀的急报。

  另一封,则是袁绍刚刚送到的亲笔信。

  这封书信中,袁绍承诺再封他为世子,诏令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