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朱元璋生疑(2/2)
“自从咱宣布分封的那天起,就有不少文臣反对,说什么汉初的七国之乱是前车之鉴。七国之乱中,汉景帝是受害者吧?那他后来为什么还实行分封呢?”朱元璋问道。
“你藩王叔叔们的权力比汉朝的诸侯王要小多了,他们只有每年固定的俸禄和一个王府可自行支配,调动边塞兵马得有朝廷的旨意,就连王府的长史,都是朝廷任命的,是监督也好,是辅佐也罢,反正朝廷派过去的官员,你那些叔叔只能接受,除非官员有不法行为”。
朱允炆认真地听着,不失时机地解释道,“卓敬说藩王的俸禄太多了,朝廷负担太重”。
“那就让户部议议,拿出个整体的方案来”,朱元璋面露不悦之色,“藩王俸禄过多,那是朝廷定的,又不是你四叔的错,你跟卓敬把这些讲明白了。”
“爷爷教训的事”,朱允炆全部接受,没做任何反驳。
“爷爷年纪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帮你支撑多久,你年纪轻,羽翼未丰,正是需要倚重藩王的时候,不能被别有用心之人离间骨肉,武将、文臣、勋贵、宗室、外戚,这些势力需要制衡,失去制衡,一家独大的那股势力,下一个目标将是控制皇上,夺取皇位”,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道。
朱允炆似有所悟,点头道,”爷爷,我明白了”。
“允炆,治理天下需要文臣,保护朝廷安危需要武将,切不可重武轻文,自废武功,不可学宋朝守内虚外”,朱元璋殷切叮嘱道,“有时间,多和武将走动走动,别整天和黄子澄在一起”。
“孙儿记住了”,朱允炆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朱高爔坐在小木凳上安静地旁听,受益良多
黄亮见皇上和皇太孙有要事相商,本想把他拦在外面,可是朱高爔十分灵活,只两三个回合便钻了个空子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