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朱棣,朱元璋为我续命

第3章 吕氏害了朱标原配和嫡长子?(2/2)

p>  虽然和朱允炆只差一岁,两人的学识水平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朱元璋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找来刘三吾、张信等儒士给他不分昼夜恶补。

  朱元璋让人专门把偏殿腾出来给朱允熥住,便于随时补课,并充当他的书房。

  朱允熥被吕氏带了十四年。

  被耽误得太久,短时间内是赶不上来的,朱高爔暗自叹息。

  除非连续补上个三年五载,但是朱元璋能等那么长时间再立储君吗?

  就算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群臣也会一直催个不停。

  储君之位,关系国本;国本未立,人心不稳。

  比如朱济熺,会更加想入非非。

  晋王在北方边将中的的影响力,加上他老丈人傅友德的武力值,足以让朝廷寝食难安。

  朱元璋想给朱允熥一个与朱允炆平等竞争的机会。

  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实现难度太大。

  一个是原配嫡子,一个是继妃嫡子。

  朱元璋左右为难。

  身为东宫女主人,吕氏若是真地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怎会造成如此悬殊的结果?

  若非有意偏袒,两个孩子的差距怎会如此明显?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吕本曾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太常寺卿。

  她怎会不知道勤学苦读的重要?

  细思极恐。

  母亲心思不正,会不会影响到孩子?

  以前从未仔细考教过朱允熥的学业。

  说到底,还是他这个当爷爷地对孩子关心太少。

  朱元璋陷入沉思之中。

  吕氏管理东宫事务,长达十四年,以前从未有人怀疑过她的真心。

  朱标的嫡长子、朱元璋的嫡长孙朱熊英在此期间病逝,年仅八岁。

  这里面是否吕氏照顾不力的责任?

  反正,朱高爔知道,若不是朱熊英不幸早逝,朱允炆是没机会继承皇位的。

  现在朱允熥与朱允炆的学业相差这么多,很难说不是吕氏的私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