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还要当首富呀

第四十三章 捅英特尔的定眼(2/3)

婪无度那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人了,这就是罗念中的底线,当然也可能有更好的结果。

  尖沙咀,远东半导体的临时总部大楼,罗念中在漂亮国挖角的大量半导体电子类人才都汇聚在这里办公。

  从罗念中发表的项目一立项,所有了解情况后的这些人才就亢奋起来,作为专业人才的他们都知道这个项目有多伟大,一旦成功,势必改变CPU市场的格局。

  能参与到这个项目,亲手打造一个CPU行业未来的霸主,不管是能力上的提升,还是履历上的加分都更能让他们上一个档次。

  而那些罗念中重金挖过来的行业专家们,看到的则是巨大的名望。

  物质上,罗念中基本满足了所有人,生活上,虽说背井离乡吧,但是港岛这个城市还是很适合生活居住的。没有了后顾之忧,整个公司现在都拧成了一股绳。

  罗念中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楼门口整齐着装,英姿飒爽的警卫。他们就像是某个机密机构的安保一样,耸立的站在那里,吸引着马路上来往的人员的目光,这些普通百姓那见过这样的阵仗呀。

  这些人都是罗念中的前司机,梁勇派过来的。

  在拿到了罗念中的资金后,梁宝勇招募了大概500名老家的人员,这些都是当过兵,很多都上过战场的。

  进行了一番培训后,罗念中又拿出了500万港币,让梁勇成立了威猛安保公司,除了一些条件过好的被培养成了保镖,剩下的都进入了罗念中的公司充当保安。

  走进公司后,才得知为什么远东半导体公司的兼职总裁埃里克森没有过来迎接自己,原来是隔壁的远东软件公司正在开发的项目有了新进展,埃里克森正在那里开研讨会。

  这也是罗念中要求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公司高层搞那些形式主义,在有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工作为先。

  接待罗念中的是远东半导体的首席架构师赫曼,别看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没听过,但是他可是尝尝被拿来和乔帮主作比较的。

  “怎么样,对于新环境还适应吗?”罗念中先关心起了员工的生活,并没有着急了解工作进展。

  “除了工作的大楼破旧了一些,没有电梯外,其他软件设施绝对是我知道的最完美的公司”。赫曼提出不足的同时也对其他地方褒奖有加。

  这栋楼和隔壁远东软件公司的那栋楼同属于一家公司,6层楼,建设于40年代,当时为了节约成本,电梯也不普及,就就没有装。

  “哈哈,客服一下吧,相信我,你们在这里办公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年,到时候我就会建设一座全球最科幻的总部来给你们使用”。

  “是吗?”赫曼很开心“那我可真的很期待”。

  两人一边聊着天走上了大楼的三层,这里现在正聚集着大量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手制绘图。

  是的,就是用手画,现在的芯片晶体管都在几万左右,这些电路都是科研人员手画出来的,由于电路不多,即便是手画也不容易出错。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芯片上的晶体管成倍的增加,也就衍生出了EDA工具软件。

  历史上的EDA是1986年才第一次出现的,罗念中可等不到那个时候,这也就成为了远东软件公司的下一个项目。

  看着忙碌的工作人员,赫曼的声音从旁边响起。“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正在验证这种想法的可行性,相信不会太久”。

  “你估计整个架构完成需要多久时间”。罗念中问道。

  赫曼想了一些。“你提供的思路是没问题的,现在就看过程能否顺利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物理实现了”。

  赫曼没有说不顺利的情况,因为没有必要,双方都知道,要是不顺利的话,赫曼给出时间罗念中也不会信,甚至还会觉得他在忽悠自己。

  一年的时间物理实现,这个速度罗念中还是能接受的。

  什么叫物理实现?简单的来说就是从最初的图纸转换到逻辑,到最后形成晶体管电路的物理版图。

  根据这个物理版图,在进行电路布局和绕线,从而形成晶体管在芯片上的形状,面积和位置。这个过程就是物理实现,通俗的说就是基本完成了芯片的设计,剩下的就是看看是否还可以进行优化,比如省电方面。

  等最终的物理实现方案确定后,就可以交给晶圆厂,用以晶圆硅雕刻出实际的电路,最后进行封装和测试后就是我们看到的芯片了。

  参观完远东半导体,了解了一些进程后,罗念中不在打扰,步行去了隔壁的远东软件。

  相比较于漂亮国远东软件那个的数据库和表格项目,港岛总部这边要完成的工作就复杂的多。

  开发语言编程,这就是罗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